Browsing by Author 干春松
Showing results 68 to 85 of 85
< previou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
5-Jan-2021 | 王国维对中国哲学核心范畴的解释尝试 | 干春松 |
25-May-2021 | 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上)——杨度《金铁主义论》中的民族观与国家观 | 干春松 |
25-Jul-2021 | 文明论视野下的民族与国家(下)——章太炎、梁启超与杨度的争论 | 干春松 |
2016 |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体系性的哲学 | 余敦康; 干春松 |
2015 | 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思想革新运动——与谢遐龄对话录 | 谢遐龄; 干春松; 曾亦; 程乐松 |
2017 | 乡村建设与现代政治习惯的建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究 | 干春松 |
15-Jan-2021 | “心之所同然”:戴震的“人性论”与实践解释学 | 干春松 |
2015 | “虚君共和”:一九一一年之后康有为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构想 | 干春松 |
3-Aug-2020 | 荀子和李斯对于“历史时刻”的认识 | 干春松 |
2018 | 伊朗的样子:从德黑兰到设拉子 | 干春松 |
2017 | 在第四届中国·德州董仲舒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 干春松 |
2017 | 张謇的建国策 | 干春松 |
2019 | 智慧的“贯通”——叶秀山论中国哲学的“希望” | 干春松 |
2017 | 《中国文化常识》 | 干春松 |
2014 | 中国知识界寻找共识(上) | 秦晖; 黄纪苏; 陈明; 干春松; 何光沪; 杨军 |
2014 | 中国知识界寻找共识(下) | 秦晖; 黄纪苏; 陈明; 干春松; 何光沪; 杨军 |
2015 | 中国思想典范转移过程中的观念变迁:以康有为论“仁”看儒家观念的转变 | 干春松 |
2019 | 中国阐释学传统及转向 | 干春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