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334
[ABSTRACT] Blasse和Brilt曾研究LaOCI中低含量Bi~(3+)的紫外线激发发光。Sireons曾简短地报道过LaOCl:Bi~(3+)的X射线发光。我们合成了La_(1-x)BiOCl体系中的各种试样(0≤x≤1),确定了体系固相线下的相关系,研究了体系在X射线及阴极射线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合成...
[KEYWORDS] 共沉淀; 机械混合; 发光光谱; 草酸盐; LaOCl-BiOCl; 固相线; 宽带发射; 四方晶系; 下加热; 发射带
[ABSTRACT] 经典的瑞利散射(静态光散射)广泛用于大分子与胶体化学的研究中。基于对体系平衡性质的测量,它可以给出分子量、均方半径和第二维利系数等重要数据。激光器问世后,动态光散射这项新技术得到了
[KEYWORDS] 动态光散射; 统计性质; 质点运动; 平动扩散; 瑞利散射; 散射角; 相关函数; 线宽; 均方; 散射体
[ABSTRACT] 1978年Keim等在探索乙烯齐聚的高效催化剂时发现,双环辛二烯配镍在三苯膦存在下与苯甲酰亚甲基三苯膦作用得到一种四配位的镍杂五环络合
[KEYWORDS] 三苯膦; 乙烯齐聚; 辛二烯; 晶体结构; 苯甲酰; 四配位; 芳基; 零价; 砷叶立德; 高效催化剂
[ABSTRACT]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中,经常涉及到溶液表面张力γ与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 C 的对应函数关系问题。比如,在利用 Gibbs 吸附公式:
[KEYWORDS] 表面活性剂溶液; 函数关系; 拟合曲线; 溶液浓度; 规则溶液; 吸附量; Gibbs; 三次样条; 吸附等温式; 气体常数
[ABSTRACT] 随着祖国建设的飞跃发展,越来越多地提出了生产上的新问题。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化学试剂等等都向高纯度和超纯度发展。因此,在分析化学工作者面前就摆着关于高纯物质中杂质的分析问题。本文主要叙述解决生产上高纯度金属铟的分析方法;当然,本实验的方法也还可以应用在其它类似的分析上。
[KEYWORDS] 金属铟; 高纯物质; 化学工作者; 化学试剂; 共沉淀; 定粉; 分析方法; 分液漏斗; 热蒸发; 木实
[ABSTRACT] 简述了有限元方法发展的历史, 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在量子化学中的应用现状, 详细讨论了有限元方法在量子化学计算中的优点、存在的困难, 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途经, 并指出了最新发展动向。参20
[KEYWORDS] 有限元方法; 量子化学
[ABSTRACT] 合成了6个新的具有开链冠醚结构的手性双噁唑啉配体(4a~4d)和手性双噻唑啉配体(5b,5c),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考察了其在Henry反应中的不对称催化活性。
[KEYWORDS] 开链冠醚; 手性; 噁唑啉; 不对称催化; 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氢谱; 配体; 醚型; 合成; 核磁共振碳谱
[ABSTRACT] 扼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1, 3, 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新的合成方法,讨论了相应合成反应的机制。参35
[KEYWORDS] 1,3,4-噻二唑; 合成
[ABSTRACT] 氮氧化物的脱除是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难题。催化分解法及催化还原法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脱除氮氧化物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两类催化剂的研究历史, 现状及应用前景。表1参20
[KEYWORDS] 氮氧化物; 催化剂
[ABSTRACT] 合成一系列对称的2, 5-二取代1, 3, 4-恶二唑化合物, 并研究它们的电子轰击质谱。通过电子轰击质谱高分辨和亚稳实验, 发现这些化合物随着芳环上取代基的不同有不同的断裂行为, 从而提出了其不同的断裂机理。表3参5
[KEYWORDS] 2,5-二取代1,3,4---二唑; 合成; 电子轰击质谱
[ABSTRACT]
[KEYWORDS] 吲哚[2,3-a]喹嗪; Pictet-Spengler反应; 改良的Polonovski反应; Michael加成反应; 2D-NMR谱
[ABSTRACT]
[KEYWORDS] 酶活性; 必需水; 疏水参数; 酶印迹; 介质工程
[ABSTRACT]
[KEYWORDS] 生物材料; 医用高分子
[ABSTRACT]
[KEYWORDS] SnF↓2化合物
[ABSTRACT]
[KEYWORDS] 催化抗体
[ABSTRACT]
[KEYWORDS] 相对论效应; Dirac方程
[ABSTRACT] 论述了现代无机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 三明治夹心稀土金属卟啉络合物的研究进展, 详细论述了该类大环络合物的合成, 结构及光谱学性质, 并根据其结构和性质阐述了其对生物学, 医学及大环配位化合物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图2表3参26
[KEYWORDS] 三明治夹心结构; 稀土金属卟啉络合物; 共轭体系; 扩张卟啉; 大环配位化合物
[ABSTRACT] 在化学教学中,当讨论到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我们需要知道1s,2s,2p,3s,3p,3d,4s,…直至7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随原子序数z变化的情况。Cotton和
[KEYWORDS] 电子排布; 中性原子; Cotton; 物质结构; 电子组态; 原子比; 基态原子; 冶系; 相关能; 自洽场
[ABSTRACT] 布鲁斯·梅里菲尔德(R.Bruce Merrifield)博士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是Merrifield固相法的创始人。他由于发明了固相多肽合成法而荣获198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梅里菲尔德博士1921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Texas),但他早期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加利福尼亚州(Calif...
[KEYWORDS] 梅里菲尔德; 固相多肽合成法; 布鲁斯; 生物化学家; 加利福尼亚州; 诺贝尔化学奖; 洛克菲勒大学; 博士学位; Bruce; California
[ABSTRACT] 1962年Jφrgensen提出了精细电子自旋配对能理论(RESPET),计算由配体提供一个电子、将具有4f~q基态的Ln~(3+)还原为具有4f~(q+1)的Ln~(2+)这个电荷转移过程(CT)的能量变化。计算公式为
[KEYWORDS] 三价稀土离子; BaFCl; Er; Eu; Gd; Ho; Sm; Yb; 电荷转移; 计算公式
Data Facts
Date issued
- 4 2020 - 2021
- 5 2010 - 2019
- 37 2000 - 2009
- 74 1990 - 1999
- 145 1980 - 1989
- 36 1970 - 1979
- 8 1960 - 1969
- 25 1957 - 1959
Indexed Database
- 125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 10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 7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
Content Type
- 334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