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81-100 of 162
[ABSTRACT] 中国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这与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以及哲学与伦理、哲学与政治密切联系等传统有关。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思想史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史与思想史有些什么联系与区别?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哲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了开创中国哲学史...
[KEYWORDS] 中国哲学史; 思想史研究; 概念范畴; 宗教思想史; 经济思想史; 中国传统思想; 哲学原理; 政治思想史; 逻辑思想; 理论思维能力
[ABSTRACT]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唐代兴教授著<生态理性哲学导论>,是本哲学新视野专论.该书给我总的印象是视野开阔,论述清晰,分析深刻,见解新颖,有较好的哲学功底,是一本颇有学术水平的书,可以说开创了&quot;生态&quot;问题和理性问题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一个...
[KEYWORDS]
[ABSTRACT] 佛教书刊的出版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乃至港台大有方兴未艾之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佛教书评体系?其功能有二:一是为广大读者提供购书指南,二是兼具相当水准的文化评论。俗话说看花空易栽花难,《佛教文化》愿率先尝试,从本期开始,拿出一定篇幅开始佛教自己的书评工作,希望得到读者和出版界的合作支持。 行云
[KEYWORDS] 安祥禅; 中国禅宗; 六祖慧能; 唯识宗; 佛教宗派; 成佛; 文化评论; 佛教传入; 宗门; 净土宗
[ABSTRACT]
[KEYWORDS] 僧肇; 道德经; 经典解释; 考据; 中国解释学
[ABSTRACT] 西方"普遍主义"(Universalism)者所宣扬的价值观与"普遍价值"(universal value)之间有着根本的不同,各民族文化都含有"普遍价值"的因素。只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态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不同文化间的&q...
[KEYWORDS] 普遍价值; 普遍主; 义儒学
[ABSTRACT] 北京大学已经有110年的历史,它有许多精神的和物质的宝贵财富。本文只选其中三个北大应重视的"宝贵财富",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KEYWORDS] 北大校长; 百年校庆; 燕京大学; 现代思潮; 中国文化书院; 哲学系; 人文学科; 学术文化; 夏曾佑; 江泽涵
[ABSTRACT] 本文试图解答: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因宗教思想的原因而发生过战争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论上的内在包容性、调和性较之世界上其他宗教强烈的"排他性"更有利于避免宗教战争之发生。而帝王、朝廷的制度及宗教政策也对不同宗教思想文化之信仰形成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此...
[KEYWORDS] 三教归一; 宗教
[ABSTRACT] 2009年12月,《博览群书》迎来出版300期。本刊特别邀请知识界几位卓有成就的耆宿名家撰写文章,或谈阅读经历、读书体会,或说他们与杂志社的渊源及对杂志的希望,或推荐对他们产生过重大影响、认为可以传世的图书等。这对杂志社来说,就是一笔精神财富,相信也一定会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KEYWORDS] 《博览群书》; 精神财富; 我爱你; 人生哲理; 热爱生活; 这一代; 人能; 知者; 一本; 罗曼·罗兰
[ABSTRACT] 为什么我们要编纂&lt;儒藏&gt;?这是因为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学术文化常是儒、道、释三家并称,但儒学在三家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然而历史上编有&lt;佛藏&gt;、&lt;道藏&gt;,而无&lt;儒藏&gt;.明、清两代学者都曾提...
[KEYWORDS]
[ABSTRACT] 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什么会发生&quot;生态问题&quot;?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其他星球(小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以及地球自身的变化等等,都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生态问题.这些方面大体上说是人力无法起什么作用的.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儒家; 宗教; 传统文化
[ABSTRACT] 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范畴 范畴是认识之网上的纽结,是理性思维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淀、升华中的结晶。科学的哲学史研究,应当揭示人类哲学认识的矛盾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逻辑进程,集中地体现在哲学范畴的产生、发展和衍变之中。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普遍概念以及各门具体科学概念被精炼成哲学范...
[KEYWORDS] 中国哲学史; 中国传统哲学; 逻辑进程; 范畴研究; 哲学教科书; 哲学派别; 知行合一; 王阳明; 纽结; 哲学认识
[ABSTRACT] 最近看到&lt;科技中国&gt;2004年11月号和12月号刊登了由该刊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办的&quot;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quot;论坛的报导和在讨论会上各位专家的发言,其中有好几位专家都讲到&quot;天人合一&quot...
[KEYWORDS]
[ABSTRACT] 中国传统中,对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特别重视.
[KEYWORDS]
[ABSTRACT] 最基本的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原因不是由文化引起的,而是由政治和经济引起的.在不少不同文化之间现在并没有因为文明(文化)的不同而引起冲突.&quot;文明的冲突&quot;论并不能正确说明当前世界形势,更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而&quot;文明的共存&quot;才应...
[KEYWORDS]
[ABSTRACT] 郭店竹简《性自命出》中的“道始于情 ,情生于性”是先秦儒家的重要命题 ,它揭示了以家庭亲情为本的先秦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产生的根据。本文进而分析了这一命题所蕴含的先秦儒学的“性静情动”说较之以往的“性善情恶”说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论价值
[KEYWORDS] 郭竹简; 性自命出; 道始于情; 先秦儒家伦理
[ABSTRACT] “儒学能否现代化”和“儒学是否能有第三期发展”应是同一的问题。先秦儒学是儒学的第一期发展;宋明理学是在儒学受到印度佛教冲击以后的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它适应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的要求,从而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说;那么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儒学可不可能有第三期发展?如果儒学能够有第三...
[KEYWORDS] 儒家思想; 印度佛教; 中国传统哲学; 新理学; 新知言; 冯友兰; 现代化问题; 熊十力; 内圣; 中国传统文化
[ABSTRACT]
[KEYWORDS]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中西古今
[ABSTRACT] 儒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具有异于禽兽的"人性"。人之异于禽兽的"人性",它体现在上孔子所说的:"仁者,人也……""仁爱"是人所具有的本质。孔子的《论语》中讨论&q...
[KEYWORDS] 儒家; 以人为本; 道行天下
[ABSTRACT] ○两位都有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历,请问你们如何看待中国人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呢?◎乐黛云:国外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宋明理学等。西方人研究中国的文化,希望了解中国学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的,所以对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历
[KEYWORDS] 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人文学科
Data Facts
Publisher
Date issued
- 1 2020 - 2021
- 36 2010 - 2019
- 90 2000 - 2009
- 28 1990 - 1999
- 7 1981 - 1989
Indexed Database
ISSN
Content Type
- 128 Journal
- 20 Newspaper
- 14 Con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