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60 of 131
 |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ABSTRACT] 遵守恶劣道德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美德,固然能够保障社会存在,却必定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或大或小不应有的损害,因而是一种具有或大或小的不应有的恶和害的不纯粹的美德;反之,遵守优良道德的行为及其所形成的美德不但能够保障社会存在发展,而且必定推动社会迅猛前进,极大地增进每个人的利益,因而是一种不具有任何不...
[KEYWORDS] 道德价值; 道德规范; 优良道德; 恶劣道德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孙英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0
[ABSTRACT] 宗教和宗教异化确实能够有效地给绝望而无法生活下去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希望,因而对于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这种意义和价值却不是通过使人得到真实的、能够实现的希望和幸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信仰神灵世界的幻觉来实现的.它使人们陷入欺骗的、幻想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未来和来世的希望与幸福,从而安...
[KEYWORDS] 宗教; 异化; 宗教异化; 自愿异化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ABSTRACT] 人道原则是以德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人道的根本原则--自由--是自我实现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条件:每个人越自由,他的个性发挥得便越充分,他的创造潜能便越能得到实现,他的自我实现的程度便越高,因而社会便越繁荣昌盛.这样,人道原则便既能够满足每个人的最高需要(自我实现),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KEYWORDS] 人道; 人道主义; 自由; 自我实现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ABSTRACT]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
[KEYWORDS] 道德直接的起源、目的和标准; 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东岳论丛
2000
[ABSTRACT]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就其结果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的存在发展),是净余额为善的恶,因而是必要的恶。于是,道德的起源与目的只能是他律的。道德起源于道德之外的他物:经济和科教;目的在于保障...
[KEYWORDS] 纯粹的善与必要的恶; 道德自身与道德结果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ABSTRACT] 伦理学因其是不能进行定量测量的科学而不具有数学的精密性,也就是所谓的"非精密科学".但是,精密与否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概念,不仅仅体现在能否定量测量一个方面,还体现在体系的构建能否公理化和命题的证明证实,能否使用科学的方法等诸多方面.伦理学体系构建方法--伦理...
[KEYWORDS] 伦理学; 体系; 方法; 规律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齐鲁学刊
2002
[ABSTRACT] 良心直接源于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最终源于利己 ,源于自我利益 ,源于社会和他人因自己品德好坏所给予自己的赏罚。因此 ,每个人良心的强弱 ,固然与他自己的道德修养等偶然因素有关 ,但就其必然性因素来看 ,则直接取决于他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的多少 ,最终取决于他因良心的强弱而得...
[KEYWORDS] 正确良心; 错误良心; 道德需要; 道德评价; 道德价值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ABSTRACT] 良心和名誉都是使人遵守道德的极其巨大的力量.名誉是人的外在名声,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外在力量:良心是人的内心信念,因而是使人遵守道德的内在力量.但是,良心使人遵守道德的力量是纯粹的、无负作用的,它只会使人遵守道德而不会使人背离道德.反之,名誉使人遵守道德的力量是不纯粹的、有负作用的,它使人遵守...
[KEYWORDS] 抽象道德评价; 具体道德评价; 道德需要; 道德契约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4
[ABSTRACT] 无私利他是最高且偶尔善原则,它只应该且只可能指导每个人的偶尔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时,能够无私利他、自我牺牲而不会损人利己.为己利他是基本且恒久善原则,它应该且能够指导每个人的恒久行为;其作用是使每个人在自我利益与社会或他人利益一致的情况下,能够为己...
[KEYWORDS] 无私利他; 自我牺牲; 为己利他; 己他两利; 道德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01
[ABSTRACT] (1)人权总原则 :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享有人权。(2)政治人权原则 :每个人不论具体政治贡献如何 ,都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 ,亦即完全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从而完全平等地共同决定国家政治命运。...
[KEYWORDS] 人权原则; 基本权利; 非基本权利; 平等理念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ABSTRACT] 伦理学就其最重要和最完美的部分来说,并不是做人的科学,而是治人的科学;并不是怎样做人的科学,而是如何治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治理道德原则的科学.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本身,并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但是,一个社会实行何种道德规范,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优良的道德规范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因...
[KEYWORDS] 道德; 优良道德; 道德价值; 道德规范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德育
2009
[ABSTRACT] 一、立志的意义一个人通过对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便会树立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目标,进而树立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的道德理想,这就叫做"立志"。所谓"志",如陈淳所言,亦即志向、志...
[KEYWORDS] 道德智慧; 道德目标; 道德认识; 道德修养; 德便; “至善”; 外在道德; 创造性潜能; 恶德; 道德信念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ABSTRACT] 法律不过是具体的、最低的道德,因而都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琐琐碎碎的规则:法律自身没有原则;法律是以道德原则为原则的.法律的原则,如正义、平等、自由等等,并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因此,大体说来,一切社会活动最终便都是对于某种道德的实现.于是,虽然一个社会的道德本身,不过是一纸空文,是软弱无力...
[KEYWORDS] 道德实现; 道德本身; 法律自身; 法律原则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ABSTRACT]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而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
[KEYWORDS] 道德起源; 道德目的; 个人道德需要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大学教学
2007
[ABSTRACT] 道德学习是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的道德修养方法,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同时也是形成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根本方法:只有通过道德学习方法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才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
[KEYWORDS] 个性; 反应; 知情意行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孙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ABSTRACT] 在辨析按需分配、按德分配、按才分配、按贡献分配、平等分配等各种社会公正理论的基础上,可以确立:(1)社会公正的实在原则:贡献是权利的实在源泉和依据,社会分配给一个人的权利应该与他的贡献成正比,而与他的义务相等;(2)社会公正的潜在原则:德与才是职务等权利的潜在源泉和依据,社会应该用人如器,根据...
[KEYWORDS] 社会公正; 权利; 义务; 贡献原则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ABSTRACT] 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是公正 :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最基本的贡献完全平等———每个人一生下来便都同样是缔结、创建社会的一个股东———而应该完全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 ,这是“完全平等”的公正原则 ;另一方面 ,每个人因其具体贡献的不平等而应享有相应不平等的非基本权利 ,也就是说 ,人们所享有的非基本...
[KEYWORDS] 公正与平等; 完全平等与比例平等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2
[ABSTRACT] 元伦理学主要研究行为之应该如何与行为之事实如何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结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定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取决于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制定的道德目的...
[KEYWORDS] 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 优良道德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ABSTRACT] 适于专制政体的国民的奴性、传统习俗、思想家们的专制主义理论、功勋无比的伟大领袖以及国家和国民意志的统一之需要等等,固然是专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却唯有三者--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最高领导人是一个人"的社会结构之本性以及"最高领导人追求独掌最高权...
[KEYWORDS] 专制; 专制主义;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东方专制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
[ABSTRACT] 伦理学与物理学一样,都是一种科学: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体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物理学是事实科学,并且其对象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因而是依赖于定量测量和使用数学的科学,具有数学的精确性,是所谓的"精密科学".反之,伦理学则是价值科学,并...
[KEYWORDS] 道德价值; 道德价值规范; 道德价值判断
Results 41-60 of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