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41-60 of 648
 | 
[ABSTRACT] <正>故宫长春宫壁画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以《红楼梦》为主题的宫廷壁画,对研究《红楼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20年11月30日,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故宫长春宫《红楼梦》壁画考察暨学术研讨会",中国红楼梦学会、北京曹雪芹学会协同组织了此次考察活动和学术会议。
[KEYWORDS] I207.411;K879.41;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期刊文章
杨逸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0-12-31
[ABSTRACT] 宋初和岘、和?制定的"二舞"制度模仿唐代乐舞,以"六变"舞容再现北宋统一战争历程。北宋中期之后,复古主义盛行,元丰舞制以《大武》为标准,锐意恢复六代乐舞。由于象征功能不足,元丰舞制备受诟病,叶防《朝会二舞仪》缘此而作。通过变数、舞容、舞阵等方面的细腻刻画,叶防构造了一套富于表现力、象征义的乐舞...
[KEYWORDS] 宋代“二舞”; 《大武》; 复古; 再现; Song Dynasty; "two dances"; "Da Wu"dance; revival; reappearance; J722.29;K244; 050408 舞蹈学;060106 中国古代史;
期刊文章
Li,Hao; Ma,Bo-Qiang
Sci. Bull.
2020
[ABSTRACT] 
[KEYWORDS] 
期刊文章
陈波
武陵学刊
2020-03-10
[ABSTRACT] 湖湘地域影响了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塑造了湖湘性格。民间将"湖湘性格"概括为: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简称"骡子脾气";学者将"湘人精神"表述为:心忧天下、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操,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创新精神,勇于任事、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自近代以来,这种湖湘文化...
[KEYWORDS] 湖湘文化; 湖湘性格; 湖湘人格再造; 湖湘地域; Hu-Xiang culture; Hu-Xiang character; re-cultivation of Hu-Xiang personality; Hu-Xiang region; G127;B848; 050101 文艺学;040203 应用心理学;
期刊文章
姚卫群
船山学刊
2020-01-21
[ABSTRACT] 佛教的"世间"观念在释迦牟尼创教时期就提出了。在后来的发展中,佛教的不同流派或思想家对此观念又有多种诠释。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各宗派对其也持不同态度。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对此观念最为重视的宗派。禅宗提出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主张,实际是强调要努力接触民众,融入社会。中国近现代的...
[KEYWORDS] 世间; 禅宗; 佛教宗派; 印度佛教; 东方文化; B948; 010107 宗教学;
期刊文章
沈沫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9-23
[ABSTRACT] 古今才媛众多,明清尤盛,然因限于"小我"情怀、体格卑弱而被认为好者多、工者鲜。闺中诗词至清初徐灿,眼界日开,感慨渐深,取境尤广。品其《拙政园诗馀》、《拙政园诗集》并与李清照及同时代的女性比较,可以发现她的诗词一扫女儿故态,具有题材广泛、情志充沛、结构典重、风格多变、境界廓大、气象宏阔等鲜明特征...
[KEYWORDS] 徐灿; 陈之遴; 女性诗词; 明清鼎革; 拙政园; XU Can; CHEN Zhilin; works by gifted female poets; innov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uo Zheng Yuan(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 I207.2;K249;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60106 中国古代史;
期刊文章
张剑葳; 高俊; 王雄志; 巨洒洒; 席雅卿; 王思渝; 周小凤; 金钰涵; 杨佳帆; 张茜; 崔恺祎; 疏沛原
中国文化遗产
2020-01-28
[ABSTRACT] 遗产价值是遗产话语和实践的核心议题之一。由专家主导的权威遗产话语体系深刻地影响了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实践。旅游作为遗产利用的方式之一,与遗产保护呈现出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从各自学科的价值观念出发,阐释了对原真性——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的理解。遗产领域更强调对遗产客体(物质遗产本身)的保护,旅游领...
[KEYWORDS] 文化遗产; 遗产旅游; 遗产价值; 遗产话语; 遗产建构; 遗产化; 遗产保护; 遗产利用; F590;G112; 020201 国民经济学;050101 文艺学;
期刊文章
陈少峰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20
[ABSTRACT] 发展城市文化旅游、打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和旅游名片,是很多城市的发展愿景,这需要政府、旅游景点、旅游企业的共同努力。城市文化旅游可以从三个重要方面推进:通过打造IP促进内涵与形象的一体化、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运用好新的传播形式和新媒体平台。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种内涵与形象一体化的体验性创意传...
[KEYWORDS] 城市; 文化旅游; 创意; 传播; city; cultural tourism; content;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 F592;G127; 020201 国民经济学;050101 文艺学;
期刊文章
王日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15
[ABSTRACT] 资本如何内在地导致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回应这一难题首先要求揭示出资本本身与自然的深层关联。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为工人身体机能的再生产的特定自然性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自然前提;劳动力作为身体机能本身的特定自然性质,构成了剩余价值量的差别的自然前提。正是以劳动力商品特殊的自然性质为前提,剩余价...
[KEYWORDS] 劳动力; 剩余价值; 资本; 自然前提; 生态意义; labor force; surplus value; capital; natural premis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F014.39; 020101 政治经济学;
期刊文章
刘华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15
[ABSTRACT] 在中国古代,"生意"的意思相当于"生态",但西方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之后,做生意是为了赚钱,并且相当程度上破坏着生态。发达国家为何能够生产那么多货物(耶利之问),创造远超过正常需要的财富?这与洛克的财产观念、韦伯阐述的新教伦理有关。过分追求私有财产加剧了人与人的不平等,也加重了对大自然的剥削,引...
[KEYWORDS] 博物学; 生态平衡; 洛克的财产观; 垃圾; 新教伦理; natural history; ecological balance; John Locke's concept of property; garbage; Protestant ethics; N91; 071101 系统理论;
期刊文章
顾春芳
博览群书
2020-01-01
[ABSTRACT] <正>壹这本书写完之后,一直没有合适的书名,想了很多名字,都不合适。2019年春天,我和樊锦诗老师在燕南园和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商定书名和版式,为了打开思路,出版社的几位同仁找来了许多历史人物的传记。我看着身边瘦小的樊老师,想到我们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想到她神情疲惫、手不释卷的样子,想到四年前在莫...
[KEYWORDS] K870.6;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期刊文章
张翼星
博览群书
2020-06-01
[ABSTRACT] <正>燕南园,本是北大校园内唯一的一座著名教授住宅区,学术精英荟萃之地。园内坐落灰色二层小楼一群,间以多种树木花草。往日,走进燕南园,顿感文化的厚重和环境的幽雅。风雨沧桑数十年,大师们陆续驾鹤西去,住房多已改作他用。如今,走进燕南园,不免有点苍凉、退色的感觉。2019年12月,燕南园57号被正...
[KEYWORDS] K825.1;B261;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10102 中国哲学;
[ABSTRACT] 作为当今法国最为著名的现象学家,马里翁依据可能性的方向,在继承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现象学观念的基础上,开辟出一条新的现象学道路,即被给予性的现象学。在马里翁看来,从其任务和方法来说,现象学超越了形而上学的奠基要求和论证方法,而走向通过还原方法让现象自身显现的道路。他指出,现象要想自身显现就必须...
[KEYWORDS] 现象; 可能性; 奠基; 自身显现; 自身给予; B089; 010103 外国哲学;
期刊文章
刘兰亭
中国佛学
2020-05-31
[ABSTRACT] "业"这一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在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涵义,这种涵义的转变并非完全按照时间的演变而形成,而是常常随着语境以及论述目的的变化而产生,且在此过程中各种涵义之间可能相互融合。从早期佛教到大乘佛教,"业"的涵义变化折射出不同阶段佛教核心教义的变化,而基于对各个时期"业"的内涵的初步考察,笔者认...
[KEYWORDS] 《究竟一乘宝性论》; 业; 佛业; 业报; 事务; B948; 010107 宗教学;
期刊文章
干春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20-09-15
[ABSTRACT] 儒家思想中有一些重要的观念对国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复仇就是其中一个。儒家经典对复仇有明确的表述,但在后世的法律体系中又明令禁止复仇,如此就造成经典与法律的冲突,从而吸引了历代思想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一方面,儒家经典所提倡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得不到现实制度的支持而失去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
[KEYWORDS] 复仇; 春秋公羊传; 韩愈; 王安石; B222; 010102 中国哲学;
期刊文章
顾心怡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7-20
[ABSTRACT] 钟吕丹道是以丹道体证天道的生命科学和实践体系。文章应用中国实践哲学"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的四方解释架构,剥离丹道的宗教属性,构建了钟吕丹道的"全息宇宙论、太一本体论、逆修工夫论和五重境界论"。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人体宇宙—自然宇宙—多次元宇宙"的全息宇宙体系,其中"天地"为物质介体,...
[KEYWORDS] 丹道; 道; 全息宇宙; 气; 元神; alchemy theory; Dao; holographic universe; Qi; Yuanshen; B22; 010102 中国哲学;
期刊文章
何怀宏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03
[ABSTRACT] 在启蒙时代,卢梭是罕见的对文明进行批判的一位思想家,而他所依据的批判武器,恰恰又是启蒙的一个主要价值——对平等的追求。梳理和分析在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呈现的平等与文明的紧张关系,对于我们认识今天的社会潮流和文明命运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卢梭的文明批判却建立在一个对原始人认识有误的基...
[KEYWORDS] 卢梭; 平等; 文明; 社会; Russel; equality; civilization; society; B565.26; 010103 外国哲学;
期刊文章
李中华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11-13
[ABSTRACT] 《王夫之庄学思想通论》基于《船山全书》,"通论"王夫之的庄学思想,是一个历史跨度极大、思想牵连极广、需过目材料极多、复杂程度极高的"四极"课题。作者邓联合在清晰描述王夫之庄学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其中的内在矛盾。为此,他把王夫之的庄学话语分疏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庄学专书",即《庄子通》...
[KEYWORDS] 王夫之; 《船山全书》; 解庄原则; 庄学思想; 内在矛盾; B249.2; 010102 中国哲学;
期刊文章
高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11-13
[ABSTRACT] 正始玄学中,圣人是否有情问题得到重视。何晏首倡"圣人无情"之说;然而,在《论语集解》中何晏通过注释的形式承认了孔子之喜怒哀乐。两者并不矛盾,原因在于,孔子之喜怒哀乐发乎天理自然,并非应物而动。就以"情"为"应物"的古人思想共识而言,孔子之喜怒哀乐根本不是"情"。何晏之说的缺陷在于割裂体用本末。...
[KEYWORDS] 何晏; “圣人无情”; 王弼; “圣人有情”; “神明”; “复性”; B235.1;B235.2; 010102 中国哲学;
期刊文章
刘泽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09
[ABSTRACT] 聚焦先秦,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草创与形成阶段,政治制度、价值规范、道德观念都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就其思想文化的形态,大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一是殷周之际,以占卜祭祀、率民事神的神权政治到敬天保民、郁郁乎文的德礼体系;二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背景之下,由天命王权到人的主体性的凸显,诸子百家...
[KEYWORDS] 内圣外王; 儒家; 道家; 伦理政治:圣王之治; B22; 010102 中国哲学;
Results 41-60 of 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