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61-80 of 335
 | 
[ABSTRACT] 一、中华传统文化第一次吸收了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新鲜血液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经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1901年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11年的辛亥革...
[KEYWORDS] 船坚炮利; 精神现象学; 反帝爱国运动; 封建专制主义; 中日战争; 革命运动; 主体性思想; 黑格尔哲学; 上清帝第六书; 原道觉世训
期刊文章
Fulltext
程苏东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ABSTRACT] 本文在经学史论域内首次提出"经目"这一概念。所谓"经目",主要是指西汉以下各朝对官学中所尊儒家"经书"的范围做出的限定,以及在官方影响下学者照此模式提出的对于儒家经典范围的个人或群体性看法。由于"经目"这一概念此前...
[KEYWORDS] 经目; 经学史; 四书五经; 十三经
期刊文章
Fulltext
吴然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ABSTRACT] 行政伦理选择理论对于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以往的认识过于理性化 ,即它是建立在道德自律和为道德而道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实践证明 ,这是一种片面、脱离实际从而不能有效指导人们道德实践的理论。必须走出道德自律论的误区 ,才能构建有效的行政伦理选择机制。正确的幸福观是有效地进行道德选择...
[KEYWORDS] 行政伦理; 伦理选择; 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机制
期刊文章
Fulltext
聂锦芳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ABSTRACT] 
[KEYWORDS] 知识经济时代; 交往方式; 高科技
期刊文章
Fulltext
赵光武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ABSTRACT] 
[KEYWORDS] 科学研究方法; 还原论; 整体论; 辩证统一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朱良志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ABSTRACT] 
[KEYWORDS] 石涛; 一画; 无法; 禅宗; 创造力
期刊文章
Fulltext
任鹏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ABSTRACT] 
[KEYWORDS] 绝学无忧; 通行本; 九章; 绝圣弃智; 少私寡欲; 抱朴; 绝仁弃义; 十八章; 高亨; 贵大患若身
期刊文章
Fulltext
苏贤贵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ABSTRACT] 
[KEYWORDS] 生态危机; 生态中心论; 环境伦理学; 西方生态思潮; 西方文化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翼星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ABSTRACT] 
[KEYWORDS] 李大钊; 哲学思想; 北大传统; 综合创新; 人生修养
期刊文章
Fulltext
丰子义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ABSTRACT] 
[KEYWORDS] 现代化进程; 理性认识; 理性主义; 理性行为; 社会理性化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ABSTRACT] 现象学家胡塞尔将"科学危机"追溯到伽利略对大自然的几何化、数学化,这一思想启发我们重新考虑西方自然科学史中博物学传统的当代意义。利用文化史中丰富的博物学资源重写科学通史并重建一种新博物学,有助于化解科学危机并丰富人们的"生活世界"。西方博物学史从怀特、卢...
[KEYWORDS] 博物学; 自然; 科学危机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ABSTRACT] 鉴于宗教对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内外学术界近十几年来越来越注重反思东西方宗教文化传统,以发掘有助于促进宗教对话、化解文明冲突、共建和谐世界的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本文所评论的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学者所做的相关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关于中国宗教文化历史特点的重新认识;二是关于中国宗教文化优...
[KEYWORDS] 宗教对话; 和谐世界; 中国宗教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的思想资源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学智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ABSTRACT] 王夫之将乾所代表的主动性、根源性、健顺一体性与"道"会通起来,旨在建立一个健动、主有的本体,反对佛老的虚空、阴柔。在对"元亨利贞"的发挥中,着力树立"四德可德,而智不可德"的理论,以此反对孤明、巧慧、重智轻德的世风。强调乾的普利万物的...
[KEYWORDS] 王夫之; 《乾》卦; 道; 佛老; 功利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郭建宁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ABSTRACT]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切联系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两者是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KEYWORDS]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期刊文章
Fulltext
黄楠森; 陈志尚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KEYWORDS] 共产主义人生观; 当代价值; 共产主义人生观特点; 共产主义人生观当代价值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志刚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ABSTRACT] 如何妥善处理宗教关系,不但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目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国内外宗教学界的前沿课题。本文基于考察国内外的四种新近理论倾向,即宗教市场论、宗教生态论、宗教兼容论和宗教实践论,提出了宗教关系积极引导论,以期探索一条更契合"宗教关系的中国国情"的理论与政策思路。
[KEYWORDS] 宗教关系研究; 宗教市场论; 宗教生态论; 宗教兼容论; 宗教实践论; 宗教关系积极引导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ABSTRACT] 
[KEYWORDS] 实践哲学; 实践观念; 实践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主义; 认识论哲学; 革命变革; 传统理解; 物质本体论; 哲学理解; 问题域
期刊文章
Fulltext
仰海峰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ABSTRACT]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仍保持着有效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
[KEYWORDS] 中青年学者; 全球资本主义; 理论研究; 流通时间; 福特主义; 资产市场; 生产规划; 优先地位; 组织能力; 规模经济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自然科学和伦理学的观察实验之不同,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科学对象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因而其观察和实验具有数学的精确性,是能够用数学表达的,是"精密的观察和实验"。反之,伦理学的对象并不具有数学规律的结构,因而其观察和实验不可能具有数学的精确性,是"非精密的观...
[KEYWORDS] 证明与证实;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期刊文章
Fulltext
郭建宁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ABSTRACT] 
[KEYWORDS]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Results 61-80 of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