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3 of 13
 |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ABSTRACT] 本文回顾了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的背号,分析了格路谓词的逻辑与语义特征.新颖之处在于给出了格路谓词的维恩图表示,从分析化学中为格路谓词找到一个实例,并通过“加减滤光片”的方式形象解释了爱莫拉德(祖母绿)颜色的可能变化,表明格路谓词在科学意义上并不神秘,暗示用投射理论解决归纳问题并不成功.
[KEYWORDS] 古德曼; 新归纳之谜; 格路谓词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ABSTRACT] 科学技术普及除了国家立场和科学共同体立场外,还可以设想一种个体公民立场,这三种立场与三种科普模式有大致对应关系,其中传统科普对应于国家立场,公众理解科学对应于科学共同体立场,而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对应于个体公民立场.作为科普新形态的科学传播,也有自己的若干信条.
[KEYWORDS] 科普;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传播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ABSTRACT] 自然是不可征服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象性的关系,因为人类从属于自然.在人类之前数十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在人类全部灭亡后,地球上的生命依然会长期存在下去,这几乎是肯定的.破坏自然,实际上也是在破坏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相当于破坏我们自己的身躯和大脑.
[KEYWORDS]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ABSTRACT] 在大科学时代欲全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本性,需要从多种角度并采取多种方法来研究科技,最重要的视角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其次还有传播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等。中国高校需要成立专门以科技为研究对象的系级建制,称“科技学”系是一种考虑。
[KEYWORDS] 科学元勘; 科学社会学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ABSTRACT] 人文关怀什么?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刘华杰人为划分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或者两种文化)无可厚非,但制造两者的对立却值得商榷。起初并不晓得一些学者为何如此卖力地要抬高后者,贬低前者。经过一番打探再加上个人主观猜测,究此话题竟成了“显学”,可能有如下...
[KEYWORDS] 人文关怀; 两种文化; 华杰; 研究中心; 反科学; 主体性; 价值理性; 文理分科; 人文精神; 后现代
[ABSTRACT] 堕落的捷径:放弃怀疑与批判──再读《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刘华杰对于科学上的多种奇闻,常听到朋友讲,“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我以人格作保证。”然而眼见的确未必真实,“人格”能充当证据吗?“Seeinglsbelieving”,换成“Seeingismi...
[KEYWORDS] 克鲁克斯; 科学假说; 华杰; 《自然辩证法》; 证伪; 亲眼所见; 神媒; 科学哲学研究; 蒯因; 仪器研究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7
[ABSTRACT] “伺服(servo)与“役使”(slaving)刘华杰在复杂系统研究中,大家都注意到,降维化简、消去快驰豫变量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用到哈肯(H.Haken)在协同学题目下提出的著名的“slavingprinciple”。可是这个词组到底该如何翻译?许...
[KEYWORDS] servo; slaving; 复杂系统研究; 协同学; 哈肯; 华杰; 反馈控制系统; 复杂性研究; 协同论; 沈小峰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4
[ABSTRACT] 论浑沌对决定论的影响刘华杰浑沌理论提出的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就是:由于多数动力学系统存在指数不稳定性,对系统长期行为作出精确预测变得不可能,由来已久的决定论(determinism)是否要被动摇?在在通常的说法中,“决定论”有各方面的含义,本文作出限制性...
[KEYWORDS] 哲学问题; 浑沌理论; 动力学系统; 维也纳学派哲学; 唯一性定理; 华杰; 决定性原理; 长期行为; 牛顿定律; 卡尔纳普
期刊文章
Fulltext
黄顺基; 李伯聪; 张明国; 刘华杰; 韩小谦; 马惠娣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ABSTRACT] [编者按]近年来,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四种消费品"理沦,主要观点曾先后发表在<北京日报>、<中外名家论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1期)上,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思想引起...
[KEYWORDS] 
期刊文章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
[ABSTRACT] 休谟问题是一组与因果性有关的问题,而归纳问题是派生的。休谟机智地区分了命题"同因同果"与命题"相似的原因导致相似的结果",认为两者之间没有严格推导关系。当代浑沌理论证明休谟的观点完全正确,浑沌运动并不违反因果律,只对操作性因果律施加了限制。
[KEYWORDS] 休谟问题; 混沌理论; 因果性; 操作性因果律
[ABSTRACT] 近年来 ,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四种消费品”理论 ,主要观点曾先后发表在《北京日报》、《中外名家论坛》、《自然辩证法研究》(2 0 0 3年第 11期 )上 ,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思想引起了学界同仁的兴趣与关注。2 0 0 4年 4月 2 8日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一个《于光远 :我的四种消费品理论》一书座...
[KEYWORDS] 四种消费品理论; 消费创造; 消费价格指数
期刊文章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01-18
[ABSTRACT] 依据恩格斯的手稿《自然辩证法》而发展起来的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群,长期以来讨论问题的焦点是人与科学技术而不是人与大自然,现在看来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科学中心论而忽略普通人与大自然的互动。科技的昌明拓展、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理解,但也令百姓远离大自然。基于"平行论",复兴古老的博物学可以强化人与自然的亲...
[KEYWORDS]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博物学; 平行论; Friedrich Engels; Natural Dialectics; natural history; parallelism between science and natural history; N031; 071101 系统理论;
期刊文章
刘华杰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3-01-18
[ABSTRACT]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日,看到并欣赏古老的博物之学,需要有“变焦思维”。研究博物学有多种进路,其中科学史和博物学文化进路与“自然辩证法”关系密切。重启博物学,将为“人与自然关系”之讨论和实践注入新活力,是对惟科学主义的有效反思,意义甚至可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博物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定位,是...
[KEYWORDS] 博物学; 平行论; 文明演化; 生态平衡; bowu(natural history); parallelism;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balance; N91; 0711 系统科学;0101 哲学;
Results 1-13 of 13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