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9 of 9
 |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华人世界
2008
[ABSTRACT] "治国"、"平天下"应行"仁政",不能行"霸道"。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
[KEYWORDS] 郭店楚简; “仁学”; 复礼; 儒家思想; 仁爱思想; 樊迟问仁; 汤一介; 归仁; 哲学系; 亲亲为大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华人世界
2008
[ABSTRACT] 我们中国的企业是不是可以考虑以"仁政"的某些观念作为自己企业的精神资源,如"使每个人都有恒产,又有恒心",也许可以创造出超越西方企业理念,使中西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的新经验。在《郭店楚简》中有一句话也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道始于情"。这...
[KEYWORDS] 企业家精神; 企业文化理念; 亲亲为大; 樊迟问仁; 儒家思想; 郭店楚简; 精神资源; 复礼; “仁学”; 中说
期刊文章
汤一介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ABSTRACT] 
[KEYWORDS] 家庭伦理; 伦理规范; 孝经; “仁学”; 儒家思想; 三才章; 父慈子孝; 郭店楚简; 三纲; 古代社会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中华遗产
2004
[ABSTRACT]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曾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发生过重大影响。那么,对今天人类社会,以致将来人类社会能否还会有重大影响呢?我认为,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疑仍会在当今,甚至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当今...
[KEYWORDS] 儒家思想文化; 人类社会; 和平与发展; 克己复礼为仁; 中国文化; 复礼; 内圣外王; 己欲立而立人; “仁学”; 君子和而不同
会议论文
Fulltext
汤一介
2009
[ABSTRACT] (一)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
[KEYWORDS] 儒学思想; 民族复兴; 儒家思想; 郭店楚简; 人我; 传统儒学; 人类社会; “仁学”; 中国儒学; 礼运
[ABSTRACT] 一、"文明的冲突"论与"新帝国"理论1993年夏季号美国《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1,我于1994年撰写了《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刊于《哲学研究》,1994年第3期),批评了以亨廷顿为代...
[KEYWORDS] 外交事务; 《哲学研究》; 人类社会; 轴心时代; 民族复兴; 正义原则; 全球政治; 布什政府; “仁学”; 新保守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文史知识
1999
[ABSTRACT]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诞生2550年,在纪念这位曾影响我国两千多年之久、并且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伟大思想家之时,我们主要应该继承和发扬他的哪些精神呢?我认为,世界上的许多重要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当时或以后都可以发生很大影响,但没有一个思想家,我们可以说他的思想可...
[KEYWORDS] 孔子思想; 己欲立而立人; 教育家孔子; 重要思想家; 全球伦理; 克己复礼为仁; “仁学”; 人类社会; 复礼; 为己之学
[ABSTRACT]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称,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从经典的体系来看,儒家所传承的“六经”,都是孔子以前已经形成的,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而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先秦各家最大不同, 就是儒家始终以自觉传承“六经”为己任,“六经”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
[KEYWORDS] 儒家思想; “六经”; “仁学”; 复礼; 当代文明; 《系辞》; 内圣外王; 儒家哲学; 己欲立而立人; 五百年前
会议论文
Fulltext
汤一介
2006
[ABSTRACT] 在新世纪,我们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之际,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文化上的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a...
[KEYWORDS] 费孝通先生; 问题意识; 知天; 道德修养; “仁学”; 人我; 致中和; 中国传统哲学; 内在关系; 中说
Results 1-9 of 9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