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131
 | 
[ABSTRACT] 本文试图解析生态伦理学的三个命题:"应该杀死敌人而不应该杀死老狗"、"弄死一株野花犹如杀死一个人同样错误"和"宁愿杀死一个人而不愿杀死一条蛇"。
[KEYWORDS] 道德起源; 道德目的; 道德标准
报纸
Fulltext
王海明
2007
[ABSTRACT] 
[KEYWORDS]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齐鲁学刊
2007
[ABSTRACT] 经济活动应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而不应由政府强制指挥,政府的干预应仅限于确立和保障经济规则;而在这些经济规则的范围内,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经济活动的自由,都享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自由.
[KEYWORDS]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看不见的手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
[ABSTRACT] 所谓人道,作为人道主义道德原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其广义来说,人道是基于人是最高价值的博爱行为,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而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任何人都当人看待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把人当人看"的行为:"把人当人看"是衡量...
[KEYWORDS] 人本身; 自我实现; 把人当人看; 使人成为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思想战线
2003
[ABSTRACT] 客观论是一种认为善和价值存在于客体之中的无价理本体论.而实在论和主观论以及关系论都是夸大客观论的某些方面而导致错误的.实在论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方面,主观论则夸大应该、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方面,关系论则把"价值是客体的关系属性"夸大成...
[KEYWORDS] 客观论; 实在论; 关系论; 主客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阴山学刊
2008
[ABSTRACT] 如果一个国家奉行义务论和利他主义以及专制主义道德,那么,该国所奉行的道德,就其基础或核心来说,便是最恶劣道德:一方面,它对于国民的压抑、限制和损害必定极大,给国民的利益和快乐必定极少;另一方面,它必定背离行为的客观本性而难以被每个人实行。于是,人们遵守这种道德从而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欲望、...
[KEYWORDS] 国民品德; 义务论; 利他主义; 专制主义;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人文杂志
2003
[ABSTRACT] 人性是人生而固有的普遍属性 :它既包括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人之特性 ,又包括人与其他动物共同的人之动物性。人性是“体”与“用”的统一体 :人性的“体” ,亦即人性的质之有无 ,完全是生而固有、一成不变的 ,是必然的、普遍的、不能自由选择的 ,因而是不可言道德善恶的 ;人性的“用” ,亦即人性的量...
[KEYWORDS] 人性概念; 伦理学; 伦理行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ABSTRACT] 无私利他的正道德价值最高,是伦理行为的最高境界应该如何,是道德的最高原则,是善的最高原则,是至善;单纯利己的道德价值最低,是伦理行为最低境界的应该如何,是道德最低原则,是善的最低原则,是最低的善;为己利他是利他与利己的混合境界,其道德价值介于无私利他与单纯利己之间,是伦理行为基本境界的应该如何...
[KEYWORDS] 无私利他; 为己利他; 单纯利己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KEYWORDS] 证明与证实; 伦理学; 道德价值判断; 伦理学事实判断
[ABSTRACT] 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
[KEYWORDS] 道德直接的起源; 目的和标准; 道德终极的起源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伦理学研究
2009
[ABSTRACT] 内容提要行为之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说到底,不过是行为之事实如何对于道德最终目的--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增进每个人利益--的相符抑或违背之效用,因而是通过道德最终目的,亦即道德终极标准,从行为事实如何中产生和推导出来的:符合道德最终目的的行为之事实,就是行为之应该,就是具有正道德价值的行为;违背道...
[KEYWORDS] 优良道德; 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 是与应该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ABSTRACT] 道德终极标准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是道德最终目的之量化: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这一标准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表现为"最大利益净余额" 标准;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表现为"帕累托标准"...
[KEYWORDS] 道德普遍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每个人利益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需要是事物因其存在和发展而对某种东西的依赖性.需要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普遍属性.就是石头,也具有需要.因为石头的存在依赖于它与其内外环境的平衡:石头的存在需要它与其内外环境的平衡.那么,是否可以说价值就是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的需要的效用?不可以.因为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的需要的效用并不都是价值;一事...
[KEYWORDS] 主体; 主体性; 分辨好坏利害的评价能力; 趋利避害的选择能力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ABSTRACT] 任何存在物,只要具有利益并且有利于人类,就应该被道德地对待从而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简而言之,有利于人类的一切生物是道德共同体的界限.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
[KEYWORDS] 道德; 共同体; 生态伦理学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齐鲁学刊
2004
[ABSTRACT] 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现行伦理观,仍属于利他主义而渊源于儒墨.只不过,儒家是爱有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爱亲多于爱民、先亲后民、"亲亲而仁民";墨家是儒家的否定,是爱无差等的利他主义,主张同等爱亲民;现行伦理观则又是墨家的否定、儒家的否定之否定而成为一种新的爱有差等的...
[KEYWORDS] 道德自律; 道德他律;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浙江社会科学
2003
[ABSTRACT]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商品价值”是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效用。“商品交换价值”是商品对其交换者的效用 ,是商品满足人的交换需要的效用 ,因而其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对其消费者的效用 ,是商品对于人的消费需要的效用 ,是商品满足人的非交换需要的效...
[KEYWORDS] 价值; 价值实体; 商品价值; 商品交换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 效用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ABSTRACT] 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权利义务向道德和法定权利义务转变越多,该社会未被法和道德承认却应该被它们承认的自然权利义务就越少,该社会的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务就越趋于重合一致,该社会就越公正:如果它的自然权利义务已经完全转化为道德和法定权利义务,以致它的自然权利义务等于零,从而道德权利义务与法定权利义...
[KEYWORDS] 法律权利; 法定权利; 自然权利; 道德权利; 人权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江海学刊
2000
[ABSTRACT] 
[KEYWORDS] 制度伦理; 伦理学研究; 自由价值; 人道原则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人文杂志
2004
[ABSTRACT]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1...
[KEYWORDS] 道德目的; 道德普遍的最终的目的; 道德终极标准; 无私利他; 自我牺牲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
[ABSTRACT] 分辨好坏利害的评价能力和趋利避害的选择能力,是价值主体和内在价值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当且仅当A具有分辨好坏利害的评价能力和趋利避害的选择能力时,对于A来说,事物才具有好坏价值,因而A才可以是价值主体,才具有内在价值.准此观之,自然界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然而,并非一切自然物都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一切生...
[KEYWORDS] 内在价值; 价值主体; 目的性; 合目的性
Results 1-20 of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