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 of 5
[ABSTRACT] “理有固然,势无必至”是金先生哲学中富有特色的一个命题,文约义丰,耐人寻味。“理”、“势”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固有范畴,意义广泛, 特别是理,难以一言明之。金先生使用“理”与“势”经过了改造与提炼。他研究了中西哲学中相关的概念,加上独立思索之所
[KEYWORDS] 金岳霖; 中国传统哲学; 中西哲学; 因果关联; 共相; 贺麟; 可知论; 经验材料; 殊相; 自然律
[ABSTRACT] 本来决定由金先生生前好友陈岱孙先生代表北大发言,不巧他生病发烧,由我来发言。北大哲学系的师生对金先生一直怀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爱戴。表面上看,金先生在北大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四年左右,但
[KEYWORDS] 金岳霖; 哲学系; 陈岱; 现代哲学家; 院系调整; 当代哲学; 科学院哲学所; 哲学研究; 兼职教授; 抗日战争期间
[ABSTRACT] 一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9斯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那种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金先生说:“这个说法的确很常见,常见到被认为是指中国哲学不合逻辑,中国哲学不以认识为
[KEYWORDS] 金岳霖; 中国哲学; 《哲学研究》; 具体共相; 新理学; 不合逻辑; 不发达; 现代逻辑; 中国味; 魏晋玄学
[ABSTRACT] 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经过三天的紧张活动,现在就要闭幕了,领导小组要我讲几句话作为会议的结束。参加这次会议开幕式的,有金先生的老友、同事、学生、备单位负责人三百多人,参加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和青年学者五十多人,会议收到了包括来自海外的学术论文三
[KEYWORDS] 金岳霖; 学术论文; 中国现代哲学; 熊十力; 领导小组; 国外发行; 先验主义; 发言内容; 生平事迹; 柏拉图主义
[ABSTRACT] 去年(1984年)10月4目,我和冯友兰先生由李中华同志陪同进城到305医院看望金岳霖先生。那天金先生病势好转,连说“你们来看我,不容易,不容易!”临别时再三握手。过了几天,企先生出院回寓所休养,不料到19日病势突然转剧,遽尔逝世!这是哲学界一大损失,是非常令人悲痛的! 金岳霖先生是现代中国著...
[KEYWORDS] 金岳霖; 李中华; 中国哲学; 现代中国; 熊十力; 逻辑分析方法; 哲学论文; 中国传统哲学; 叶公超; 古代哲学
Results 1-5 of 5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