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 of 5
 |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志尚
哲学动态
1988
[ABSTRACT] 我认为要正确认识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客体问题,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或者说物质第一性原则。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认识主客体问题的首要原则。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生活划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就是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及人和自然环境等必要的物质条件。...
[KEYWORDS] 物质方面; 社会历史领域; 客观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 自然历史过程; 物质生活; 社会生活; 主客体关系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志尚
哲学动态
1988
[ABSTRACT] 马克思是立足于唯物主义来谈论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的。实践不是本体,而是人的本质属性和存在形式,物质和实践的关系是实体和属性的关系。“人化自然”的“人化”无非是改变或改造了物质的存在形式;非人化自然才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重点。实践有积极、进步和消极、反动的两重作用;实践本体论是对实践作用的夸大。
[KEYWORDS] 人化自然; 人的本质属性; 物质生产; 关系范畴; 哲学基本问题; 主体性原则; 《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 费尔; 自然存在物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泽应
哲学动态
1988
[ABSTRACT] 关于道德的本质,说法种种,在笔者看来,道德的真正本质是主体性(包括群体主体性和个人主体性)的集中表现的确证,是主体规约和完善自身的社会工具和社会形式。群体道德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和功能,一是要协调群体内部的各种道德关系、规范约束单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群体得以
[KEYWORDS] 主体性; 道德本质; 道德关系; 社会形式; 个体道德; 自我教育; 道德境界; 个体内化; 辩证统一; 道德自由
期刊文章
Fulltext
黄楠森
哲学动态
1988
[ABSTRACT] 从马克思的原意看,实践唯物主义是指作为唯物主义者的共产主义者要改造世界,要革命;我们今天从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看,它只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同义语。不应把实践唯物主义同反映论对立起来,辩证反映论即实践唯物主义。
[KEYWORDS]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 实践一元论; 现存世界; 主体性; 《手稿》; 费尔; 实践主体; 认识对象
期刊文章
Fulltext
徐大笏
哲学动态
1988
[ABSTRACT] 一、科学日益明显地揭示着,主体能动性是按双层双向建构的关系发展着:第一层是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建构;第二层是群体与个体的双向建构。通过这种不断地双向建构活动,主体的能动性日益提高。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作为历史主体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产物...
[KEYWORDS] 主体能动性; 历史主体; 双向建构; 主体性发展; 政治生活; 现代化建设; 新型民主; 个体道德; 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素质
Results 1-5 of 5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