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0 of 10
 | 
期刊文章
Fulltext
田心铭
理论学刊
1987
[ABSTRACT] 黎澍同志论历史创造者的两篇文章(《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光明日报》1686年7月30日)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参加讨论。一、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讨论理论问题,必须明确概念,并保持其内涵前后一致...
[KEYWORDS] 人民群众; 历史创造者; 黎澍; 《历史研究》; 理论体系; 理论命题; 历史活动; 刘少奇选集; 历史说; 历史事件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东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6
[ABSTRACT] 列宁在系统研究和叙述唯物辩证法的构想中,提出了唯物辩证法体系内容的无限丰富性原则。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1、唯物辩证法应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应是完整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体系;2、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主体结构,应是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而展开的一个由众多原则、规律、原理、特...
[KEYWORDS] 理论体系; 黑格尔哲学; 当代社会主义; 思想成果; 历史时代; 人类认识史; 谈谈辩证法问题; 认识主体; 哲学科学; 方法论问题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东; 柳延延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6
[ABSTRACT] (一) 一个认识论中的两难问题人在认识世界时,究竟是按照客观世界本来面目来认识,还是按照人的需要的价值尺度来认识?这是一个古往今来、众说纷纷的认识论难题.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古代朴素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朦胧地猜到了两种尺度的辩证法,他一方面说"智慧就在...
[KEYWORDS] 认识主体; 普罗泰; 实践观念; 德谟克利特; 辩证统一; 理论体系; 主体性; 主体—客体; 主客体关系; 观察渗透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韩庆祥
国内哲学动态
1986
[ABSTRACT] 对于分工问题,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已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作了一些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诸如:分工的本质;新技术革命对分工发展趋势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在历史雌物主义创立过程与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工在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工与异化的关系;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分工与实现共产...
[KEYWORDS] 物主义; 理论体系; 职业分工; 新技术革命; 创立过程; 国际分工; 分工理论; 分工发展; 思想进程; 未来社会
期刊文章
Fulltext
许全兴
晋阳学刊
1984
[ABSTRACT] 一一九一七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革命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启发和鼓舞下,李大钊迅速地从一个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明确地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他热情地讴歌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不遗余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立其基础,导其先河...
[KEYWORDS] 俄国十月革命; 理论体系; 农民运动; 人民群众; 历史创造者; 中国革命实践; 人类社会; 革命统一战线; 世界革命; 救中国
期刊文章
Fulltext
冯秀峰
社会科学
1989
[ABSTRACT] 近十年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使人们顿时意识到中国现代哲学理论改革和发展的迫切性。如何发展中国的现代哲学?大体上有三种意向:第一是改造或完善原有哲学的理论体系,第二是在原有的理论架框中充实内容、进行一些具体研究、综合进一些新的自然科学概念。这二种倾向的潜在前提是这一原有的哲学理论从总体上说比其它诸哲...
[KEYWORDS] 社会改革; 中国当代社会; 人类认识史; 理论体系; 综合性科学; 时代精神; 思维认识; 道家学说; 西方价值观念; 存在模式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朱德生
现代哲学
1989
[ABSTRACT] 一关于“实践”,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这个范畴的内涵和规定性。因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都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组成的。哲学既然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当然就应有它特有的概念、范畴。即便是从别的学科中借用来的或共用的概念、范畴,都应有它们特定的内涵和规定性。否则就不是独立的学科了。但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哲...
[KEYWORDS] 哲学教科书; 哲学著作; 理论体系; 现代化大生产; 思想理论界; 价值取向; 辩证统一; 特定时空; 自在状态; 二难推理
期刊文章
Fulltext
赵常林
晋阳学刊
1982
[ABSTRACT] 近年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讨论中,许多同志把兴趣放在给实践下一个正确的定义上。在他们看来,似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观七与其它哲学理论的本质差别就在于此,似乎我们只要把握了这个定义也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认为这是不适当的。关于实践的科学定义固然重要,但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要内容。我们...
[KEYWORDS] 实践观; 哲学理论; 革命变革; 辩证关系; 历史过程; 科学定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市民社会; 价值学说; 理论体系
[ABSTRACT] 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理论工作者希望通过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尤其是以“三论”这样一些横断学科为工具,来促进提高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我们认为,只有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科学理论的功能和属性、科学研究的一股程序进行剖析,并在这一过程中比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才有可能正确地理解和...
[KEYWORDS] 横断学科; “三论”; 经验事实; 研究程序; 理论体系; 数学理论; 证伪; 研究成果; 数学化; 清晰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孙承叔; 王东
江汉论坛
1987
[ABSTRACT] 一、精神生产的内在结构精神生产从根本上来说是指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精神产品的生产.由于精神产品有高级、低级之分,因此,精神生产也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精神生产是指借助于精神生产资料而进行的系统化、理论化、实物化了的精神产品的生产,包括政治、法律、宗教、道德、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和艺术等高级精神产品...
[KEYWORDS] 精神生产; 精神产品; 物质劳动; 社会心理; 实物化; 阶级产生; 理论体系; 社会机体; 思想成果; 物质生产
Results 1-10 of 10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