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65
 | 
[ABSTRACT] "真"、"真理"(truth)是带有某种伟大与神圣意味的字眼。"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人类文明中一个深厚久远的传统,甚至是其传承之正脉。"追求真理",是许多智者、仁者、勇者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是赋予其生命以...
[KEYWORDS] truth; 推理形式; 理论体系; 当且仅当; 符合论; 融贯论; 三重; 逻辑公式; 命题逻辑; 保真性
报纸
Fulltext
陈波
2012
[ABSTRACT] 
[KEYWORDS] 
期刊文章
陈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ABSTRACT] <正>本期刊发两篇与说谎者悖论有关的文章,都选自2016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悖论、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该会议有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芬兰、南非、日本、菲律宾、中国香港、台湾和大陆等国家或地区的近40位学者正式参会。吉拉·谢尔的论文《真...
[KEYWORDS] 说谎者; 谢尔; 中国香港; 特邀报告; 地位转变; 克里普克; 吉拉; 道性; 有识者; 社会文化价值
期刊文章
陈波
河南社会科学
2017
[ABSTRACT] 威廉姆森的新著《四人对话录:我对你错》(2015)以“反驳相对主义”为主题.相对主义认为:在各种看似相互冲突的看法和主张之间,没有真假对错之分;从其主张者的立场或视角看,它们其实各有道理,都可以是有用的;“知识”和“真理”象征权力,容易导致对持不同看法者的不宽容.该书对这种相对主义做出了多方面...
[KEYWORDS] 相对主义; 巫术; 科学; 逻辑; 真理; 可错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ABSTRACT]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两篇文章。张莉敏的论文探讨当代道义逻辑中一组特殊悖论——反义务悖论,通过系统归纳和分析国外关于此组悖论的研究成果,探讨其优势与不足,据此给出了一个新的尝试性的解悖方案,即结合时态构建语用道义逻辑系统,然后通过此系统对反义务悖论给出解决办法。于辉的论文探讨法...
[KEYWORDS] 道义逻辑; 逻辑学研究; 法律推理; 于辉; 事实性; 研究成果; 法律事实; 归谬; 张莉; 学术水准
期刊文章
Fulltext
苏珊·哈克; 陈波; 刘靖贤
河南社会科学
2016
[ABSTRACT] 陈波(以下简称"陈"):哈克教授,我们是老朋友了.我知道,早前您以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工作而知名,特别是著名的《逻辑哲学》.近几十年,您在几乎所有哲学领域都做出贡献——《证据与探究》《一位热情的稳健派的宣言:不时髦的论文集》《捍卫科学——在理性的范围内》...
[KEYWORDS] 当代哲学; 专业化; 碎片化; 反思; 重构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6
[ABSTRACT] <正>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克里特岛人埃匹门尼德说的一句话"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说谎"被载入了《圣经·新约》的《提多书》。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公孙龙以"白马非马"和"坚白相离"而闻名。你或许听过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开设的公开课中...
[KEYWORDS] 提多书; 桑德尔; 说谎者; 理性主义者; 逻辑推导; 因果决定论; 相关学科; 等价式; 道德悖论; 舍尔
期刊文章
陈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ABSTRACT]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两篇文章。一是邹崇理教授的《从CTL到CCG——逻辑语义学的新模式》,该文介绍和评述了范畴语法CG的两个现代版本——范畴类型逻辑CTL和组合范畴语法CCG,它们各自的基本构想及其内容,以及各自的优势和弱势。鉴于这些理论所处理的自然语言现象非常复杂,由此导致...
[KEYWORDS] 逻辑学研究; 范畴语法; 现代版本; 逻辑语义; 传统形式逻辑; 基本构想; 符号学研究; 非形式逻辑; 曾祥云; 中国逻辑史研究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哲学分析
2012
[ABSTRACT] 可以把弗雷格的思想理论概括为10个论题:思想是直陈句或疑问句的涵义;思想有真假,若为真就永远为真;思想有结构:主目—函数结构和复合结构;思想不属于外部世界,它是非物质的和不可感知的;思想不属于内心世界,它是公共可分享的;思想属于第三域:独立自存,不占时空,因果惰性,永恒实体;思想可以被人理解和...
[KEYWORDS] 弗雷格; 反心理主义; 思想; 外部世界; 内心世界; 第三域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ABSTRACT] 悖论是一种跨时间、跨地域、跨种族、跨文化的认知现象,在人类认知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普遍性。悖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它们揭示了已有科学理论的缺陷和局限,推动着科学理论不断向前发展,寻求新的突破。悖论研究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们促使我们更好地反思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
[KEYWORDS] 悖论; 悖论研究; 悖论选修课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ABSTRACT] 《汉语预设研究》研究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很有意义。它认真吸收了国内外同行的先前的研究成果,紧扣汉语的实际使用,研究工作相当细致和深入,提出了自己的不少独立见解,提供了实质性的学术信息。它是汉语预设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收获。
[KEYWORDS] 《汉语预设研究》; 汉语; 预设; 语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靖贤; 陈波
哲学分析
2012
[ABSTRACT] 2011年8月29日至30日,"弗雷格: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和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协办。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伦敦大
[KEYWORDS] 弗雷格; 哲学逻辑; 教育创新计划; 哲学系; 大学研究生; 华南师范大学; 现代逻辑; 政治与行政; 博士生教育; 逻辑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晋阳学刊
2012
[ABSTRACT] 对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及其相关环节做了详尽的批判性考察,得出如下结论:(1)关于严格性的直观测试行不通,其中存在一个不合法的跳跃:从“一个对象必定自我同一”这个形而上学论断跳到一个语言哲学命题“一个名称是一个对象的严格指示词”;(2)关于严格性的精确定义与引出严格指示词的语言直观相冲突;(3)反...
[KEYWORDS] 严格指示词; 直观测试; 精确定义; 模态论证; 宽辖域; 窄辖域; 严格化的摹状词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ABSTRACT] 索姆斯针对宽辖域分析和严格化的摹状词解释对克里普克的模态论证所做的辩护并不成功,其原因是他的辩护犯有错误:在已经假定名称‘n’在语义上等于相对于模态词取宽辖域的摹状词‘the x:Fx’之后,或者在假定名称‘n’被定义为与一个严格化的摹状词‘the x:actually Fx’[即n=(the...
[KEYWORDS] 模态论证; 名称; 模态词; 宽辖域; 窄辖域; 严格化的摹状词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ABSTRACT] 克里普克的语义论证被简要重构为,大前提:如果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正确的,则名称的意义必须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小前提:事实上,名称的意义不是确定其所指的充分必要条件;结论:关于名称的描述论是错误的.本文作者只接受此论证的小前提,但不接受大前提,故不接受其结论,本文揭示了在语义论证中两个很成...
[KEYWORDS] 克里普克; 语义论证; 假设1; 假设2;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哲学研究
2014
[ABSTRACT] 
[KEYWORDS] 模糊性; 连锁悖论; 逻辑学
[ABSTRACT] 陈晓平教授的《贝叶斯方法与科学合理性——对休谟问题的思考》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专著.笔者就下面一系列问题与陈晓平展开商榷:休谟关于因果必然性和自然齐一律的怀疑论证成立吗?休谟确实持有激进的归纳怀疑论吗?可以用康德式的先验哲学去补救休谟哲学,从而对休谟问题做出局部辩护吗?可以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KEYWORDS] 休谟问题; 贝叶斯方法; 康德; 笛卡尔; 陈晓平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ABSTRACT] 本文对先秦时期的各种怪论、谬误、诡辩和悖论及其相关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包括邓析的“两可之说”、惠施的“历物十意”、辩者“二十一事”、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和“坚白相离”、庄子的许多“吊诡”之辞;概述了墨家所发展的逻辑学说和逻辑方法,韩非子对矛盾律的某种阐释与应用等,并将它们与西方古希腊的有...
[KEYWORDS] 两可之说; 历物十意; 二十一事; 公孙龙; 庄子; 墨经; 韩非
[ABSTRACT] 关于名称的描述论和直接指称论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30多年.一种新的名称理论--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SHCD)基于下述语言观:语言是社会性的,约定俗成的和有生命的.SHCD由下面6个论题组成:(1)名称与对象的关系始于广义的初始命名仪式.(2)在关于名称...
[KEYWORDS] 语言的社会性、约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因果描述论; 克里普克; 认知论证; 语义论证; 模态论证
[ABSTRACT] 克里普克只强调了"必然性"和"先验性"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几乎没有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他关于"棍子S在时间t0是一米长"是先验偶然命题的论证不成立,其根源在于他所援引的"一米"定义是如此不严格和不精确,以致不可能在它...
[KEYWORDS] 必然性; 偶然性; 先验性; 后验性; 先验偶然命题; 后验必然命题
Results 1-20 of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