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49
 | 
期刊文章
先刚
世界哲学
2015
[ABSTRACT]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运动.传统上经常不加批判地把哲学家谢林看作是这场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分析了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F.施莱格尔、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的“糟糕的无限”),以及这些思想与谢林哲学的分歧乃至严...
[KEYWORDS] 浪漫派; 无限; 有限; 体系; 辩证法
期刊文章
周黄正蜜
世界哲学
2015
[ABSTRACT] 在审美自律的前提之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及相关著作中多次论及美与道德的关联,并在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论证.本文试图从各处文本自身的逻辑关联出发,对二者的各类关联方式进行辨析,区分出三个层次:通过审美对象概念的智性兴趣,依附美和艺术美的发展朝向道德;通过对自然美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性的兴趣,我...
[KEYWORDS] 美 鉴赏 道德 依附美 自然美 象征
期刊文章
卫斯洁
世界哲学
2015
[ABSTRACT] 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关心的不是主体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规范性态度,而是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所达成的承认关系,这种意义上的承认关系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KEYWORDS] 承认 规范性 理性 斗争
期刊文章
徐凤林
世界哲学
2017
[ABSTRACT] “俄罗斯世界观”作为俄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基础,具有有机性、宗教性、理想性和集体主义等特点,这些特点妨碍俄国现代化.以“俄罗斯世界观”为基础的俄罗斯哲学对俄国现代化的反思和批判,是不把“现代化”看作社会理想和最高价值,而只看作是具有更高的人文立场和精神关切.
[KEYWORDS] 俄罗斯世界观; 俄国现代化; 哲学的作用
期刊文章
吴增定
世界哲学
2017
[ABSTRACT] 胡塞尔不仅把他的现象学看成是一种探究“本原”的哲学,而且认为现象学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之理想的最终实现.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现象学被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人批评为一种“主体性形而上学”或“在场形而上学”.本文根据胡塞尔在不同时期对于本原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论证胡塞尔现象学的初衷是要克服传统哲学作为形...
[KEYWORDS] 本原; 形而上学的中立性; 意向性; 内在时间; 视域
[ABSTRACT] 在《形而上学》A.3中,亚里士多德将早期自然哲学家从提出质料因、到提出推动因,再到提出目的因的哲学史进程表述为“真理的强迫”.本文试以《形而上学》A.3文本中真理的两次“强迫”为线索,分析亚里士多德阐述早期自然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体系(特别是其四因说)的目的论理路.
[KEYWORDS] 亚里士多德; 前苏格拉底哲学; 自然哲学史; 四因说; 目的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朱成明
世界哲学
2016
[ABSTRACT] 与希腊哲学的主题始于存在问题一样,印度哲学亦源于对于存在(梵、我、有)问题的讨论.两者几乎同时探讨作为超越终极实在的存在,为各自传统的精神生活的开端奠定了基础.在领会存在问题方面,两者有相似处,但在表征存在之内容与结构方面,却发生了分流.存在的“神显”在希腊哲学中平衡于智性层面,这导致了古典哲...
[KEYWORDS] 存在; 超越; 奥义书; 智性神显; 灵性神显
[ABSTRACT] 海德格尔反对把《存在与时间》解读为生存哲学,但人们的这种所谓“误读”事出有因:该书提供了生活现象学作为一般存在论的基础与出发点.一般存在论几经尝试,以失败告终.他实际呈现给我们的就是生活现象学,而存在论只停留为理论雄心.该书有意规避了“爱与友情”这一人生现象学上的重要环节,为他后续思想,比如反...
[KEYWORDS] 生活现象学; 達在(Dasein); 操心; 爱与死; 哲学与实践
[ABSTRACT] 所有权的必要性在于它是人的自由可以普遍共存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状态之中个人虽然可以在经验上占有某个外在物,却并不因此能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所有权的权能要求个人的单方的意思表示能够约束所有其他人的意愿,而这只有在存在普遍的外在立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国家的存在因此是个人的所有权成为可能的必要的...
[KEYWORDS] 天赋权利; 自由; 所有权; 理智占有; 普遍立法
期刊文章
文晗
世界哲学
2017
[ABSTRACT] 世界问题与主体问题无疑是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在20世纪的哲学中,探讨世界问题最为深入的非现象学莫属.现象学对世界问题的讨论,在警惕世界丧失的同时,也将世界的技术化视为一个根本难题.然而,即便认识到了世界的技术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文尝试引入福柯晚期思想中关于主体技艺化的...
[KEYWORDS] 世界; 技术化; 主体; 自我关切
期刊文章
宁晓萌
世界哲学
2016
[ABSTRACT] 对梅洛-庞蒂而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的手段或方法,而更意味着一种现代形态的哲学.他在弗洛伊德哲学中看到的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关于“人的现象”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直接与梅洛-庞蒂后期关于“肉身”的存在论研究分享了共同的旨趣和观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提供了可资...
[KEYWORDS] 身体; 肉身; 断裂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祥龙
世界哲学
2012
[ABSTRACT] 奥尔特加(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是现代西班牙语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吸收现象学、新康德主义等学说,发展出一种有自己特点的"生活理性"的哲理,很值得我们关注。但是,中国大陆学界一直未有机缘来正式了解他乃至西班牙语世界的哲学...
[KEYWORDS] 奥尔特加; 胡塞尔现象学; 德国哲学; 德国人; 牙式; 研究体会; 文达; 文有
[ABSTRACT] 直觉上语义不完全的语句是语境主义用以反对语义学最小主义的主要论据之一.目前,最小主义者对此有一种较为流行的应对策略,即将其统一释义为存在量化的语句.对此笔者提出三项质疑:一,此种解释策略所给出的释义与原来语句的语义内容并不等价;二,此种解释策略不能得到句法和语义学事实的支持;三,此种解释策略没...
[KEYWORDS] 语义不完全的语句; 存在量化; 语义学最小主义
[ABSTRACT] 本文分析了尼采的两个主题——酒神精神和敌基督的思想来源,用文本证据揭露他自由摘取当时德国古典学中狄奥尼索斯传统和圣经语文考证学中的历史批判的基本观点,同时又对他所引用的作者加以激烈抨击.这种现在看来实属恶劣的文风,反映了尼采对古典语文学考证所持的“非历史和超历史”的一贯态度.这种态度的影响在福...
[KEYWORDS] 浪漫主义; 圣经批评; 谱系学; 超历史
[ABSTRACT] 在马克思留存下来的文献中,“摘录、笔记和批注”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其中有的基本上都是他人著述的摘录而几乎没有他本人的评论,且因语义晦涩、议题纷杂、思路难辨,被国内外研究者所忽略.借助所摘录的书中提供的比较视野,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把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感性知觉和人的思维各自...
[KEYWORDS] 伊壁鸠鲁哲学; 世界本原; 感性知觉; 人的思维
期刊文章
Fulltext
韩林合
世界哲学
2014
[ABSTRACT] 麦克道尔哲学的中心课题是消解近现代哲学围绕着心灵与世界的关系而产生的诸多忧虑.麦克道尔进一步将这些忧虑归结为有关心灵事项对世界的指向性或者说其客观意蕴的忧虑.在他看来,这样的忧虑产生的原因根本说来在于两种逻辑空间的截然区分以及近代以来所形成的有关自然的构想.因此,为了消解它们,我们需要重新界定...
[KEYWORDS] 心灵事项; 客观事项; 客观意蕴; 第二自然; 辩护
[ABSTRACT] 本文简要介绍评价<语言·意义·指称>一书中的哲学观点,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语义理论完全相反的语义理论,从区别语义学指称和形而上学指称开始,作者定义了语义学标记,对否定存在陈述、空名陈述、分析性等语言哲学的重要难题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但这一解...
[KEYWORDS] 形而上学指称; 语义学指称; 语义学标记; 分析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施璇
世界哲学
2014
[ABSTRACT]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把笛卡尔对机械论的支持以及他对目的论的反对看作他的一项重要的哲学贡献.然而,这一论断并没有像初看那样清楚,笛卡尔关于机械论与目的论的立场也没有人们一般所认为的那么简单.在本文中,我首先区分了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两个不同的层面:作为一种本体论以及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本文对于笛卡尔...
[KEYWORDS] 笛卡尔; 机械论解释; 目的论解释
期刊文章
Fulltext
梅剑华
世界哲学
2014
[ABSTRACT] 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之争构成了几十年来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论域,二者之间的争论僵持不下。近些年来,一些物理主义者对"物理事项"(The Physical)赋予了一种新的解释,进一步提出了物理主义的无知假说:由于人类认识的局限,存在着我们人类原则上认识不到的物理性质。这种立场被称...
[KEYWORDS] 物理的; 可设想论证; 知识论证; 无知假设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曦
世界哲学
2010
[ABSTRACT] 规范理由与激发理由之间的张力,在现代道德理论的外在"立法"模式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不论是第三人称观点的后果主义还是对道义论的某种理解,都不可逃避地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达沃尔在他对"第二人称观点"的阐发中,试图调和&amp...
[KEYWORDS] 第二人称观点; 理由; 规范性; 反应性态度
Results 1-20 of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