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7 of 7
 |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朱良志
荣宝斋
2012
[ABSTRACT] 石涛(一六四二—一七○七)幼年出家,但到晚年却离开佛门改信道教,由一个佛子变成一个道士。由于此事攸关石涛的思想基础,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但他为何要离开佛门,他晚年对佛学又持何种态度,他对佛
[KEYWORDS] 石涛; 弘储; 道忞; 五宗原; 木陈; 王泰徵; 佛教界; 宗门; 查士标; 熊开元
[ABSTRACT] 四放意用刀苏东坡曾论吴道子画:"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吴道子生于唐
[KEYWORDS] 何震; 篆刻艺术; 吴道子; 切刀法; 文彭; 文徵明; 篆刻作品; 米芾; 王逢元; 字法
[ABSTRACT] 三气吐霓虹何震从秦汉印中入,又从秦汉印中出,与秦汉印合而离,离而合。其之合,在于直接秦汉形神;其之离,在于其印可见明显的个性特征,有一种豪迈气概。何震篆刻在广博多样中有一"定"在。无论如何变化丰富,皆以豪迈之气一以贯之。李流芳说:"国初名
[KEYWORDS] 篆刻艺术; 何震; 李流芳; 豪迈气概; 何长卿; 文彭; 汉篆; 印人传; 印面; 徐三庚
期刊文章
Fulltext
方建勋
荣宝斋
2012
[ABSTRACT] 所谓章法,就是将一篇书法的字与行组成一个具有美感的整体布局法。书法的章法与笔法、结体合为书法技法的三要素。笔法与结字法是从微观着眼,章法则是从宏观把握。围绕着章法问题,古代书家阐述了众多精辟见解。在他们的纷纭众说中,有个基本一致的追求:在纸上创造一
[KEYWORDS] 结字; 兰亭序; 截鹤续凫; 米芾; 圣教序; 布白; 续书谱; 论书; 邓石如; 张怀瓘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朱良志
荣宝斋
2012
[ABSTRACT] 但是否因此就可以将石涛归"入亲清派呢"?这倒也未必。日本学者新藤武弘先生和著名中国美术学者李叶霜前辈都曾将石涛和八大山人进行过比较,尤其对他们的佛门法系进行了比较。他们指出,八大山人属于以汉月法藏、灵岩继起(弘储)、北兰澹雪为代表"的遗民派",而石涛属于...
[KEYWORDS] 石涛; 八大山人; 中国美术; 弘储; 道忞; 雪庄; 生平事迹; 木陈; 法藏; 半偈
[ABSTRACT] 上海博物馆藏有石涛一套《书画合璧》册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石书画全集涛》录收。套册页共十四这页,其中收录石涛画幅六件、书法七件,最后一页乃收藏者题跋。收藏者为张景蔚。张景蔚,字少文,是石涛晚年的朋友,石涛有多幅作品赠与他。此题跋作一六九三年于,由时石涛此北京返回,在金陵作短暂的停留之后,客居...
[KEYWORDS] 石涛; 九三年; 向山; 张景; 瑶星; 花卉图; 松风; 王蓍; 报恩寺图; 周京
[ABSTRACT] 何震(一五三五—一六○四)①,字长卿、主臣,号雪渔,安徽休宁人。在明清两代的篆刻家中,何震或许是最受争议者。一方面,推崇其印者认为是"秦、汉后一人而已"。何震卒后评他的人则提出要二十年,门人程原征集何震五千印作,精选一千有余,由程原之子程朴摹刻,完成《忍草堂印选》二卷。
[KEYWORDS] 何震; 篆刻艺术; 忍草堂印选; 何主臣; 文彭; 汉印; 印薮; 刻帖; 集古印谱; 启功先生
Results 1-7 of 7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