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 of 5
[ABSTRACT] 《民约译解》以中国传统儒家精神和阳明学作为解释的方式,以卢梭的平等自由和民权观作为要核,温和地回应了幕末明治维新时期的东洋命题,即当时的日本应选择何种道路。这部作品对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学人和知识界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和影响。
[KEYWORDS] 自由; 平等; 民权; 儒家; 日本阳明学; freedom; equality; civil rights; Confucianism; Yangming school in Japan
[ABSTRACT] 一《礼记·坊记》:"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君子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疏谓:"大设其坊坊之,而人犹尚逾越犯躐,况不坊乎?‘故君子礼以坊德’者,由民逾德,故人君设礼以坊民
[KEYWORDS] 礼法; 儒家; 社会生活
[ABSTRACT] 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道家是以“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继而推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这四个层面具有一种历时性递进式层次关系.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与之相反,是基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以求“自我身心的和谐”,由此出发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KEYWORDS] 道家; 自然主义; 儒家; 人文主义; 儒道互补; 自然与人文; 普遍和谐观
[ABSTRACT] 作为天赋异禀的特殊群体,天才儿童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出现;不过真正引起广泛的重视,则是迟至儒教确立的两汉之际才发生的.随着儒家童蒙教育趋于制度化,天才儿童们成为儒家思想的有力宣传者,以孝悌和笃学为中心的儒家品德,构成这些儿童事迹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进一步固定为后世的基本评价标准,长期以来儿童们需要...
[KEYWORDS] 汉代; 天才儿童; 儒家; 童蒙教育
[ABSTRACT] 君臣之分乃是探讨君臣之义的前导,亦是研究儒家政治秩序观念的基础性问题.孔孟的“君臣之分”是社会的一种现实秩序,乃人群中自然呈现出的状态,或言“原初状态”,而混乱和伦常崩坏是由于人们打乱了这种社会合力形成的君臣之分,争夺君主的权力,故孔孟都倾向于君臣分际中维持平衡.而荀子认为社会初始状态是相互争...
[KEYWORDS] 儒家; 政治秩序; 论语; 孟子; 荀子
Results 1-5 of 5
- <<
- 1
- >>
Data Facts
Keyword
- 1 civil rights
- 1 Confucianism
- 1 equality
- 1 freedom
- 1 Yangming school in Japan
- 1 人文主义
- 1 儒道互补
- 1 天才儿童
- 1 孟子
- 1 平等
- next >
Publisher
- 1 兰州学刊
- 1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 学术交流
- 1 宜宾学院学报
-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ndexed Database
Content Type
- 5 Journal
Language
- 5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