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8 of 8
 | 
期刊文章
Fulltext
何松旭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间的争论是当前道德心理学讨论中的热点问题.这一争论的核心是如何理解在某个行动中理性、意志和欲望所起的作用,以及这三种心理状态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康德式内在主义理论需要给出一种论证来弥合理性和动机之间的裂痕.康德实践哲学实际上是围绕欲求能力(Begehrungsverm(o)...
[KEYWORDS] 康德; 道德心理学; 敬畏; 内在主义
[ABSTRACT] 森把罗尔斯处理正义问题的进路概括为以追求单一的完美正义原则为目标的先验制度主义,他批评这种进路既非必要亦不可行.通过澄清一些误解,能够论证在正义这个问题上,界定单一的正义原则是必要的,但罗尔斯的所谓合理的正义观念的确面临着由一种高阶无偏倚性要求带来的多元化压力.为此,罗尔斯提出了一定程度上化解...
[KEYWORDS] 正义; 不偏不倚性; 多元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刘明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在当前自由主义关于正义和人权的讨论中,“人性”(humanity)是一个往往被忽略的核心要素.然而,正义的问题总是同“人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类问题密切相关,而且大部分理论家在思考或建构正义原则时,正是由于对“人性”的不同层面的强调导致了他们对正义社会的设想分殊各异.罗尔斯在提到...
[KEYWORDS] 正义; 人性; 自主性; 个性; 人权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曦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以赛亚·伯林的消极/积极自由二分法建立在一系列误解之上.一方面,即使我们接受伯林指派的观点,把自由价值当作一种具有内在善性的东西,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像伯林所希望的那样,可以将对自由价值的消极理解设想为一个融贯的思想.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伯林的“不受他人故意干涉”思想作出反...
[KEYWORDS] 自由; 自由价值;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期刊文章
Fulltext
徐向东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所提出的国际正义学说近来已经受到一些世界主义正义观的倡导者的严厉批评.借助于罗尔斯的政治本体论,可以表明这些批评者对罗尔斯的批评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是令人误解的,罗尔斯不仅对基本人权的实现持有一个普遍主义的承诺,而且其国际正义理论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合理的多元主义的事实与分配正义的...
[KEYWORDS] 政治本体论; 人民; 社会的基本结构; 分配正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何怀宏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一个“中华新伦理”的构想或许可以概括为“新三纲”和“新五常”.“新三纲”是指“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新五常”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五常伦,一是五常德.五常伦指“天人和、族群宁、社会公、人人义、亲友亲”;五常德指“仁、义、礼、智、信”.“中华新伦理”的信仰体系可概括为“敬天、亲地、怀国、...
[KEYWORDS] 纲常; 中华新伦理; 新三纲; 新五常
期刊文章
Fulltext
李红文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人们普遍持有正义与慈善的四种区分:一是正义的义务是消极义务,而慈善的义务是积极义务;二是正义的义务是可以强制的,而慈善的义务是不可以强制的;三是正义的义务是完善的义务,而慈善的义务是不完善的义务;四是正义是一个权利问题,而慈善则不是.这四种区分实质上似是而非.要想完整地把握正义与慈善,我们就必...
[KEYWORDS] 正义; 慈善; 消极义务; 完善义务; 强制
期刊文章
Fulltext
朴政淳; 彭振
道德与文明
2012
[ABSTRACT] 在《正义论》(1971)出版20年之后,罗尔斯公开声明,在理论中将正义理论描述为理性选择理论是部分错误的.这里包含两个主要的问题,它们关系到构建原初状态和两个正义原则的最大最小值的推论.由于在霍布斯的模型中,道德与理性是不相关的,所以罗尔斯试图构建一个公平的原初状态.因此罗尔斯的理性契约论证明...
[KEYWORDS] 理性选择理论; 理性契约论; 最大最小值规则; 道德契约论
Results 1-8 of 8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