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4 of 4
 | 
期刊文章
王坤
世界宗教文化
2015
[ABSTRACT] 东学运动是朝鲜半岛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1860年4月5日,水云崔济愚经历“天主体验”,创造形成东学宗教体系.东学的核心教旨为“侍天主”,落实在教徒日常修持上为“诚”“敬”“信”三字.“诚”“敬”“信”作为儒家重要德目,自先秦便一脉传承,构成儒家文化圈民众普遍认同的修身价值.东学之“诚敬信”思...
[KEYWORDS] 朝鲜朝; 东学; 儒家; 侍天主; 诚敬信
期刊文章
Fulltext
孙铁根
天府新论
2015
[ABSTRACT] 本文试图通过制度与儒家之间的关联,来思考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以及儒家的特征。钱穆先生关于这个主题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合适的切入视角,他在制度与人事之间更为注重人事,突出强调士人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但是未能充分地强调制度对人事的制约层面。而汉学家列文森则将儒家官僚制与君主制作为"理想型&quo...
[KEYWORDS] 制度; 儒家; 官僚制; 儒家官僚制; 君主制; 制度化儒家
会议论文
李四龙
北京论坛(201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不同的道路和共同的责任:美美与共——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回顾与展望专场
2015
[ABSTRACT] 汉译佛教经典隶属于不同的印度佛教派别,彼此的思想常有分歧。因此,公元5世纪起,中国佛教界开始"判教",对各种佛教经典进行分类概括,然而各家的分类标准并不相同。到公元6世纪中后期,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在其讲经过程中创造了一套中国化的解经体例,即"五重玄义&quot...
[KEYWORDS] 五重玄义; 判教; 解经; 儒家; 玄学
[ABSTRACT] "儒教之争"事关重大,关系到如何理解儒家、儒学或儒教的本质,如何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如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的精神,如何进行中外文化比较、世界文明对话等等。宗教概念问题是整个儒教之争的理论症结所在,而"比较方法"与"文化自觉"则成为贯...
[KEYWORDS] 儒家; 儒学; 儒教; 儒教之争; 宗教; 世界文明对话; 文化自觉
Results 1-4 of 4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