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6 of 6
[ABSTRACT]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运动.传统上经常不加批判地把哲学家谢林看作是这场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分析了德国浪漫派的主要代表(F.施莱格尔、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的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的“糟糕的无限”),以及这些思想与谢林哲学的分歧乃至严...
[KEYWORDS] 浪漫派; 无限; 有限; 体系; 辩证法
[ABSTRACT] 在审美自律的前提之下,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及相关著作中多次论及美与道德的关联,并在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论证.本文试图从各处文本自身的逻辑关联出发,对二者的各类关联方式进行辨析,区分出三个层次:通过审美对象概念的智性兴趣,依附美和艺术美的发展朝向道德;通过对自然美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性的兴趣,我...
[KEYWORDS] 美 鉴赏 道德 依附美 自然美 象征
[ABSTRACT] 霍耐特的规范性承认理论以“为承认而斗争”为核心,对他来说,规范性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是主体的规范性态度.而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关心的不是主体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规范性态度,而是实践中在制度层面上所达成的承认关系,这种意义上的承认关系是行为能力的前提.
[KEYWORDS] 承认 规范性 理性 斗争
[ABSTRACT] 所有权的必要性在于它是人的自由可以普遍共存的必要条件,在自然状态之中个人虽然可以在经验上占有某个外在物,却并不因此能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所有权。所有权的权能要求个人的单方的意思表示能够约束所有其他人的意愿,而这只有在存在普遍的外在立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国家的存在因此是个人的所有权成为可能的必要的...
[KEYWORDS] 天赋权利; 自由; 所有权; 理智占有; 普遍立法
[ABSTRACT]
[KEYWORDS] 自然主义; 逻辑规律; 关系中的对象; 根据; 结论
[ABSTRACT]
[KEYWORDS] 分析性; 翻译; 信念之谜
Results 1-6 of 6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