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2 of 12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ABSTRACT] 探讨"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等概念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它可以是哲学上的、宗教上的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历史上不同传统中的,如西方的或东方的。当前的倾向和趋势是,人们偏重于文化上和宗教上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注重差异、多样、多元的意...
[KEYWORDS]
[ABSTRACT] 时间不是绝对的实体,也不是主观的形式和约定,它是无限个体保持同一性、持续性的相续关系,又是无数个体变化和流逝的相断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所有现实个体的"关系时间"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循环和周期则是以"重复"发生的同一和变化。历史也是不可逆的,人们想象...
[KEYWORDS] 关系时间; 个体; 过程; 同一性; 不可逆
[ABSTRACT] 人性、人心都具有复杂性而不是单一的存在。孟子和荀子一正一反的主要设定,只是强调了人性、人心的一个方面。由于人性、人心的其他层面是无法否定的,结果就是孟子和荀子在主要的一种设定之下,实际上还用不同方式设定了人性、人心的另一个层面。这从他们人性论的基调上看似乎有矛盾,但从客观事实上看却并非如此。孟...
[KEYWORDS] 心性论; 多元性; 孟子; 荀子
[ABSTRACT]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哲学研究经历了从"转向和缺失"到"转变和重建"的过程。从1949年到1978年,因其独特的国内外环境充满着特有的曲折与探索,是中国哲学研究困顿和曲折演进的30年,中国哲学研究经历"转向和缺失",走过了曲...
[KEYWORDS] 中国哲学; 叙事方式; 文化认同; 出土文献; 方法论; 创造性转化
[ABSTRACT] 孔子晚年以浓厚的兴趣研习《周易》的事实及其原因,通过帛书《易传》带来的新信息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孔子通过《易》爻辞对德义的追寻表明,其对《周易》的探索主要不在于占筮和预知人生的祝福吉凶,而在于从中追寻天道、道德和仁义等普遍法则和价值。以孤证否众证,以推测代事实,可谓立异,不可谓立新。
[KEYWORDS] 孔子; 德义; 易传; 子曰; 追寻; Confucius; virtue and justice; Yi Zhuan; Confucius' sayings; pursuit
[ABSTRACT]
[KEYWORDS]
Results 1-12 of 12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