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1 of 11
 | 
期刊文章
南星
学术月刊
2021-01-20
[ABSTRACT]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体变得越来越自主,以至于人们会很自然地对它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产生疑问。然而,传统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以及大多数人的直觉都会否认机器拥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在经典的"反应态度"理论的基础上,可发展出一种"实践自由"的概念,人工智能体可以满足这一概念所要求的两个重要条...
[KEYWORDS] 自由意志; 人工智能; 司倬森; 反应态度; free will; artificial agents; Strawson; reactive attitudes; B82-057;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先验的"(transcendental)和"超验的"(transzendent),以及相应的,"先验性"和"超验性",乃是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组密切关联的概念,对于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工作、性质和目的,尤其他在认识论中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关键的意义。现象学在汉语学界已...
[KEYWORDS] 先验的; 超验的; 还原; 内在性; 意识研究; 现象学; transcendental; transcendent; reduction; immanence; study of consciousness; phenomenology; B516.52;H315.9; 010103 外国哲学;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期刊文章
韩林合
学术月刊
2020-08-20
[ABSTRACT] 康德认为,人的行动一方面是特定的自然原因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独特的理知原因的结果。在此,自然原因与理知原因分别对应着作为显象的人与作为物本身的人(主体本身或我本身)。一些解释者认为,康德的这种观点会让其陷入"过度决定"困境。这种批评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在康德这里,理知原因、自然原因和人的行动...
[KEYWORDS] 自然原因; 理知原因; 先验自由; 实践自由; 过度决定; natural cause; intelligible cause; transcendental freedom; practical freedom; overdetermination; B516.31; 010103 外国哲学;
期刊文章
肖鹰
学术月刊
2020-09-20
[ABSTRACT] 《红楼梦》以大观园为核心场景,以贾宝玉为主人公,以宝黛之恋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本文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探讨《红楼梦》的美学意蕴。《红楼梦》在虚实交融的叙事中,以极切实又极奇幻的笔法,展示了一出以贾宝玉为中心意象的凄美而炽烈的人生戏剧。在熔铸多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对庄子哲学的生命...
[KEYWORDS] 《红楼梦》; 庄子; 美学意蕴;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Zhuang Zi; aesthetic meanings; I207.411;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ABSTRACT] 政治领域的权力是工具和手段,对它的运用只有合乎和服务于公众的利益和意愿才是正当的。人们习以为常的儒家的"民本论",主要是指在政治工具中何者重要的问题,而不是指政治和权力的目的为何的问题。政治和权力的目的在儒家那里是用合乎"民意"和"民心"来表达和论说的。儒家对为什么建立政治权力和设立君王,权力...
[KEYWORDS] 权力; 正当性; 儒家; 民意; 民心; political power; legitimacy; Confucianism; will of the people; wishes of the people; B222;D621.5; 010102 中国哲学;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期刊文章
刘成纪
学术月刊
2021-06-20
[ABSTRACT] 在现代形态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可以拈出种种概念为中国历史定性,但没有哪一个概念像礼乐一样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既深且巨的影响。人们可以用它界定中国文明、文化、政治、制度的性质,相应把中国文明称为礼乐文明,文化称为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称为礼乐政治和礼乐制度,但从本质上看,它却奠基于美和艺术。其中,礼主要指...
[KEYWORDS] 礼乐美学; 尚文; 诗教; 礼教; 乐教; the aesthetics of rites-music; venerating grace in language and social behaviors; poetic preach; ritual preach; music preach; B83-092; 010106 美学;
期刊文章
先刚
学术月刊
2020-12-20
[ABSTRACT] 谢林开创了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哲学,并首次在这个领域提出了系统的阐发。在谢林艺术哲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及其与哲学(尤其是谢林自己的哲学)的关系中,包含着双重的架构,即永恒架构(艺术门类的排序)和时间性架构(即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对立)。谢林一方面洞察了艺术的永恒本质,另一方面也把握了艺术中的时代张...
[KEYWORDS] 谢林; 艺术哲学; 同一性哲学; 建构; 艺术终结论; Schelling; philosophy of art; identity-philosophy; construction; end of art; J0-02; 050401 艺术学;
期刊文章
先刚; 倪逸偲
学术月刊
2020-12-20
[ABSTRACT] <正>○先教授,您好!您是我国谢林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您当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完成的博士论文就以谢林哲学为主题,这十几年来的研究也集中在谢林与德国古典哲学的领域。可否从这点开始谈谈您的治学兴趣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我的治学兴趣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刚上北大的时候,我读到叔本华的《作为...
[KEYWORDS] B1; 010103 外国哲学;
期刊文章
方博
学术月刊
2020-11-20
[ABSTRACT] 康德在不同文本中多次论述了公共性原则,这些看似零散的论述分别表达了同一原则的不同维度,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离开了任何一个维度,康德的公共性原则都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理解。公共性不仅是政治的原则和启蒙的原则,在根本上还是理性自身的原则。理性在它的自主运用之中任何时候都需要公共性作为这一运...
[KEYWORDS] 政治; 权利; 启蒙; 公共理性; Kant; politics; right; enlightenment; public reason; B516.31; 010103 外国哲学;
期刊文章
韩林合
学术月刊
2021-12-20
[ABSTRACT] 后期维特根斯坦所做出的最为独特的哲学贡献是将理由与原因严格地区别开来。正是基于这个区分,他对遵守规则现象及语言现象的本性做出了独特的说明。此区分不仅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居于核心的位置,而且也在当代哲学特别是道德哲学和行动哲学的讨论中占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做...
[KEYWORDS] 理由; 原因; 逻辑根据; 实在根据; 并入; reason; cause; logical ground; real ground; incorporation; B516.31; 0101 哲学;0603 世界史;
期刊文章
彭锋
学术月刊
2021-07-20
[ABSTRACT] 尽管艺术学理论包含的二级学科尚未明确,但是将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视为艺术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获得了学界的共识。鉴于有关艺术学理论的宏观讨论已经不少,可将艺术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分解为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的基本问题,以便通过澄清下位学科的问题,来解决上位学科的问题。
[KEYWORDS] 艺术学理论; 艺术理论; 艺术史; 艺术批评; artology; art theory; art history; art criticism; J02; 1301 艺术学理论;0603 世界史;
Results 1-11 of 11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