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22
[ABSTRACT]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体变得越来越自主,以至于人们会很自然地对它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产生疑问。然而,传统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以及大多数人的直觉都会否认机器拥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在经典的"反应态度"理论的基础上,可发展出一种"实践自由"的概念,人工智能体可以满足这一概念所要求的两个重要条...
[KEYWORDS] 自由意志; 人工智能; 司倬森; 反应态度; free will; artificial agents; Strawson; reactive attitudes; B82-057;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在将"功利"论证为行为之道德评价的最终标准的过程中,古典功利主义面临正义和权利观念的阻碍,于是,它把对正义的功利论还原视为首要的工作,这造成了古典功利主义在权利与善的关系问题上对自然权利学说的颠覆。正是基于对善的优先地位的坚持,古典功利主义从善出发看待自由,开启了一条与从权利出发看待自由的义务...
[KEYWORDS] 古典功利主义; 功利; 正义; 正当/善; 自由观; classical utilitarianism; utility; justice; right(s)/good; conception of liberty; B82-064;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德性的统一始终是柏拉图对话中的一个主题,它关系着对德性的根本认识。通过考察柏拉图在不同对话中的论述可以发现,德性的统一并不是一种机械的拼凑或外在的特征,而是根植于德性的本质。并且,在不同的层面上,德性的统一有不同的实现。
[KEYWORDS] 柏拉图; 德性; 知识; 正义; 智慧; B82-091;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论科学与艺术》包含了卢梭许多后来思想著述的萌芽,它讨论的是科学艺术的"近代复兴"与道德的"社会风俗"的关系。卢梭仅将科学艺术视作文明,并把它们与道德对立起来,认为近代文明失去了本原的道德精神实质。但所有的成熟文明都包含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道德也是文明的产物,同时也是文明的...
[KEYWORDS] 卢梭; 论科学与艺术; 文明; 道德; B82-05;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俄罗斯学者认为,现代伦理学具有关注公共领域伦理、职业伦理、人类未来危机等特点,在研究方法论上更加注重经验现实角度,强调道德主体不是作为自主的、孤立于他人的个体的人,而是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中的人们,把道德看作是在多个层次上确立人际和谐关系的途径,因此他们肯定应用伦理学对现代伦理学发展的意义。...
[KEYWORDS] 公共道德; 道德主体; 应用伦理学; 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正>在"责任"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上,我们需要认识到创新对于责任的内在需求,将责任确立为创新的内生伦理维度与动力资源,使得"责任"这一价值要求纳入到创新概念的内涵中去。"负责任创新"(Responsible Innovation,RI)理论,倡导以"责任"为核心维度的伦理价值嵌入到创新活动中...
[KEYWORDS] B82-05;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德性伦理是分析人类对灾害反应的一种尚未开发的哲学资源。研究古今德性伦理思想可为我们指明面临灾害应具备的品性特征。相较结果主义和义务论伦理理论在结果和动机上的严格分离,德性伦理既关注行动者习惯和动机,而非单一情境下的审慎和行动,也强调目的,培养人的德性,过一个善的、充实且丰富的人生。有充分证据支...
[KEYWORDS] 德性; 伦理; 灾难; 结果主义; 义务论; Virtue; Ethics; Disaster; Consequentialism; Deontology; B82-058;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五位学者从伦理之维对2020年全球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原因与应对方法进行了思考。何怀宏重申了他所提出的"新三纲"中"生为物纲"与"民为政纲"的重要性,呼吁人以一种"道德代理人"的身份,让自然万物各得其所,政治秩序要以保障人民的安全与福祉作为根本价值和规范。付长珍倡导以仁爱为核心理念的天...
[KEYWORDS]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灾疫; 新三纲; 敬畏伦理; 客道; COVID-19; epidemics; new three cardinal guides; revere and awe ethics; the way of object;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面对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无疑具有根本性的支撑作用,对其内容也需要结合传统和现实做各方面的深入细致的探讨,尤其是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探讨。为此,也需要一方面拒斥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在另一方面对过于高调的形而上学保持警醒。
[KEYWORDS] 应变; 纲常; 底线; 伦理;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以"道德自身意识"刻画良知,对理解儒家心学有重要启发。但二者毕竟有重大差异,尤其是作为主宰心或真己的良知绝不能视为"意念"对意念自身之是非的意识。心学极重视分别良知与意念,但道德自身意识思路使得良知成了"意念"在自身之中并通过自身的自知,即"良知"被吸纳入"意念"自身之中。良知是主宰,而非像道...
[KEYWORDS] 良知; 道德自身意识; 主宰; 情境; 整体感; conscience; moral self-consciousness; dictation; situation; wholeness;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赫勒的道德理论三部曲是围绕"好人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的社会伦理学理论。她反对抽象的规范伦理学,因而她并没有建立伦理学体系而是研究好人的生活。她致力于健康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而非构建一种本质主义的人性。赫勒社会伦理学的关键问题是动态正义的三个维度:(a)最大限度地发展天赋的最佳可能性;(...
[KEYWORDS] 阿格妮丝·赫勒; 好人; 动态正义; 日常生活; 女性主义社会伦理学; Agnes Heller; good man; dynamic justice; daily life; feminist social ethics; B82-052;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荀子人性论不仅是目的论,更因主体择善的偶然性与习善的过程性,成为一理想。人性中无先天之善,却先天禀有为善之能。通过积习礼法,善性由外到内的化成,此即"内化的生成、生成的内化"。善不积不成,性不为不化。善性乃"性伪合"之再生,因与初性或"朴"性内容相异,我们称之为"第二性"。荀子之性非静态的善恶...
[KEYWORDS] 荀子; 人性; 礼法; 天生人成; 化性起伪; B82-061;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起源于西方的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应将道德关怀从人类拓展至整个生态系统,这是对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的巨大超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理论从深层生态学、自然价值论和大地伦理学三个维度强调了自然万物都有其本身的价值属性,主张人类应承担起对非人类存在物的责任。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道家思想,不难发...
[KEYWORDS] 道家; 生态中心主义; 深层生态学; 自然价值论; 大地伦理学; Taoism; ecological centralism; deep ecology; theory of the value of nature; land ethic; B82-058;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俄罗斯伦理学界近年来在对道德的理解上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道德的根本在于道德主体的个人行为,因此认为应当从"行为哲学"出发重新确立伦理学的哲学基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道德主要是人与他人的关系,因此认为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不仅应当注重个人责任,还应当看到他者、他人、行为的社会条件等因素。因为现代社会...
[KEYWORDS] 道德哲学; 行为哲学; 道德的社会性;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威廉斯的内在理由论是关于实践理由的主观理论,它将欲望作为规范性的标准和最终根据。奎恩批评理由的主观理论是对实践理性的工具主义理解,它会取消理由的规范性维度,进而取消规范性本身。作为回应,威廉斯用行动者在理想状态下的欲望取代行动者的现实欲望作为规范性的根据。一方面,该理想状态是规范性的具体标准;...
[KEYWORDS] 理由; 理想状态; 欲望; 实践理性; 规范性;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杨朱的思想以"贵己""贵生""为我"等主张而知名,但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则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偏差甚至误解。从广义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去定位它是可行的方式之一。杨朱的人本主义伦理学对人的生命和权利予以了高度肯定,将快乐的最大化看成是人的最好的生活,并由此否定了人被名和物质所支配而牺牲自己的异化("殉名""...
[KEYWORDS] 杨朱; 人本主义; 伦理学; 生命; 快乐; B82-0;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西方的哲理和科技一直希望以理想化的方式来改造人,重塑人的生成方式和存在方式。儒家不同意这种改造途径,认为人的生养离不开家庭及家人关系。人的特性和品质唯有在家中才能健全地培育出来,因为家居于理想和经验之间、精神和身体之间、个人与国家之间。而这一切"之间"都源于人的生存时间或原时间,也就是过去与未...
[KEYWORDS] 改造人类; 亲亲; 原时间; 居间; B823.1;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古印度和古希腊哲人不仅关注世界和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也关注人的行为的善恶问题,探讨什么样的行为是人应该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人不应该做的。这也就是他们心中的善恶观念。此类观念在这两大文明古国中有多种表现,不同的哲人或派别有不同的观点。这方面的思想是东西方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和分析有关内容...
[KEYWORDS] 善恶观念; 外国伦理; 古印度; 古希腊; 东西方哲学比较; B82-091;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宋代"士大夫精神"的自觉是儒家入仕、淑世传统的一个新展开,它不仅表现在宋代士夫夫对天下责任和使命担当的自我期许和自我承诺上,更表现在他们的行动和实践上。作为其中之一的程颢则称得上是典范式人物。他既具有强烈的"求道之志"和淑世的热情,也具有从事地方政务的才识和务实精神,在不同的地方和职位上尽职尽...
[KEYWORDS] 程颢; 伦理政治; 志向; 淑世; 实践; B82-051; 010105 伦理学;
[ABSTRACT] 面对带来难于预测后果的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伦理需要增加一种"提前性",即加强动机溯源和后果预测。基因工程因为涉及人类的生命、特性和遗传方面的改造,关系尤其重大。在这方面,理想的尤其是完美主义的目的也许并不能带来好的结果,而人们出于现实的复杂动机的、用于人体尤其是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实验更是风...
[KEYWORDS] 基因工程; 基因编辑; 遗传学; 新兴技术; 科技伦理; 风险防控; genetic engineering; gene editing; emerg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cal ethics;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B82-057; 010105 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