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7 of 7
[ABSTRACT]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登上德国思想论坛的“亮相之作”。奠基于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哲学史梳理,马克思质疑和推翻了以往原子论研究中贬抑伊壁鸠鲁贡献的流行见解“,用显微镜去发现”和辨析了他与作为其思想先驱的德谟克利特在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差异,借此表明伊壁鸠鲁代表的自我意识哲学“不是幻想,而是真理”,因为这...
[KEYWORDS] 马克思; 原子; 感性; 自由; Karl Marx; Atom; Sensuous Perceptions; Freedom
[ABSTRACT] 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为根据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澄清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是否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一个误解 ,即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一致的 ,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作者认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公社及其...
[KEYWORDS] 马克思; 恩格斯; 俄国公社;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俄国民粹派
[ABSTRACT] 经过<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的铺垫,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了断了与布鲁诺&#183;鲍威尔思想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一著述中的三个片段的解读,甄别了马克思、恩格斯论述问题的逻辑和方式,把握了其进行思想论战的特征和思路,指明他与鲍威尔思想之...
[KEYWORDS] 马克思; 鲍威尔; 思想关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
[ABSTRACT] 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今天仍有必要对其进行学术上的反思.异化只是一个哲学术语,用它来解释由于主体自身变化而产生对立面并转而同主体对抗的矛盾是成立的,没有必要赋予异化概念过多的政治含义.用异化说明某些社会矛盾现象不等于用异化这一抽象哲学概念去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
[KEYWORDS] 异化; 反思; 黑格尔; 马克思
[ABSTRACT]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首先应突破“以苏解马”、“以恩解马”、“以西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采用“以马解马”的新模式,直接依据马克思哲学原创的主要文本,重新解读最能代表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原生形态实质的四部曲,即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哲学一系列重要文本《、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马...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创新; 精神实质; 综合创新; 新唯物主义
[ABSTRACT] 全球化是不同国家、民族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互间不断交往、交融的过程和趋势.不同的交往观必然会有不同的全球化理路.马克思以&quot;物质交往&quot;为核心,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为规律,延伸出&quot;世界历史&quot;的全球化逻辑;哈贝马斯以&a...
[KEYWORDS] 哈贝马斯; 马克思; 生产关系; 语言交往; 全球化
[ABSTRACT] 就马克思一生的职业和身份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和理论家,具有基于这种职业和身份所具有的视角、思路、逻辑和志趣。根据原始文献材料梳理马克思与德国政治强人俾斯麦关于德国统一和发展思路上的差异、马克思对俾斯麦与众不同的评价,以及他们之间通过中间人进行的有限"交往"的情况,从中可以辨明马克思作...
[KEYWORDS] 马克思; 俾斯麦; 普鲁士; Karl Marx; Otto von Bismarck; Prussia; A81;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Results 1-7 of 7
- <<
- 1
- >>
Data Facts
Keyword
- 2 Karl Marx
- 1 <德意志意识形态>
- 1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A81
- 1 Atom
- 1 Freedom
- 1 Otto von Bismarck
- 1 Prussia
- 1 Sensuous Perceptions
- 1 俄国公社
- next >
Date issued
Indexed Database
Content Type
- 7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