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85
 | 
[ABSTRACT] (一) 21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应当说与20世纪的世界有了很大的不同。自20世纪末开始,由于前苏联的解体,从而结束了20世纪存在的世界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结束了冷战的局面。如果说20 世纪世界是一个充满战争、革命、分裂、对峙、冷战的时代,那么 21世纪人们期盼的应当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KEYWORDS] 中国儒家文化; 世界新秩序; 中国传统文化; 军事政治; 巴蜀文化; 致中和; 济水; 长江文化; 己欲立而立人; 地域文化
会议论文
Fulltext
楼宇烈
2006
[ABSTRACT] 最近看到不少的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成立了国学院、国学课堂,而且几年以前在社会上很流行儿童读经等等。现在确实举办了包括企业家培训班,都出现了这样的要求。也就是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一些媒体称出现了又一轮新的国学热。我认为,不能说现在才出现这样的国学热,其实1...
[KEYWORDS] 国学热; 文化主体; 中国的传统; 非物质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发展; 国学季刊; 国故学; 黄土文化
会议论文
Fulltext
郭建宁
2008
[ABSTRACT]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其内容主...
[KEYWORDS] 思想观念; 哲学思维方式; 文化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社会风尚; 当代中国实践; 辩证思维; 人民群众; 阶级斗争为纲
会议论文
Fulltext
叶朗
2012
[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决议》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
[KEYWORDS] 文化经典; 国家文化; 《决议》; 中国传统文化; 创意时代; 国际社会; 中国文化; 文化形象; 民族精神; 人才培养
会议论文
Fulltext
张岱年
2002
[ABSTRACT]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说:“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这十分重要。列宁指明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文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精神; 民族精神; 世界文化发展; 道德教育; 矛盾观念; 辩证思维; 道德意识; 古代哲学
会议论文
Fulltext
许抗生
2004
[ABSTRACT]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世界新秩序; 中国的传统; 协商对话; 反对霸权主义; 公平合理; 世界经济; 国家主权; 哲学系; 包容精神
会议论文
Fulltext
陈志尚
2008
[ABSTRACT] 以人为本源自中国《管子》。古代的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现时代的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党提出以人为本,强调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主人,人民利益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把它确定为科学世界观和执政治国的核心理念,是党立足当代现实和实践,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KEYWORDS] 执政治国; “民本”思想; 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管子》; 学术理论界; 民本主义; 人类社会; 社会发展规律; 邓小平理论
会议论文
Fulltext
楼宇烈
2004
[ABSTRACT]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而且,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同于一元,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须交流。
[KEYWORDS] 文化交流; 文化主体; 多元文化; 信息技术; 经济全球化; 传统文化教育; 主体性; 全盘西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传统
会议论文
Fulltext
楼宇烈
2000
[ABSTRACT] 一、国学研究须要重新反思"国学"一词是中国近代文化上出现的一个学术名称,而国学研究则是伴随着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历史进程展开的。近代中国的古今中西之争,围绕着如何对待西方及如何对待自身传统的问题,形成了多派别的论争和多元思想倾向。归
[KEYWORDS] 国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类型; 思想倾向; 近代中国; 历史进程;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
会议论文
Fulltext
魏常海
2005
[ABSTRACT]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颇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文仅就传统的“和”及“和合”思想与当代社会的关联,谈一点想法。
[KEYWORDS] 和合思想; 和谐社会; 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文章
张翼星
北京教育(德育)
2015
[ABSTRACT] 大学之所以称其为"大",就是因为它能给莘莘学子提供广阔的空间,让青年人发掘潜能,培养兴趣,伸展个性,锻炼自己,为促进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和人类社会的前进出力。多读书:把握时间的主动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大学时光弥足珍贵,它是人的世界观形成之...
[KEYWORDS] 学海无涯苦作舟; 世界观形成; 书山有路勤为径; 专业成就; 人类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与形式; 教学改革; 大学本科; 感悟性
[ABSTRAC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决定》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
[KEYWORDS] 文化经典; 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体制改革; 国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创意时代; 中国文化; 文化实力; 文化事业; 创意园区
[ABSTRACT] <正>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始终没有中断过。伊斯兰文化从历史上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国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存着,共同成长和发展着。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很好的研究。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沉淀样式的变化造成伊斯兰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隔膜。
[KEYWORDS] 伊斯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特征; religion; 思想精华; 生命观; 天地君亲师; 中国文化; 伊斯兰历; 以心传心
期刊文章
Fulltext
楼宇烈
商业文化
2016
[ABSTRACT] <正>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互联网+",我总觉得这话似乎有点颠倒,应该是"什么什么+互联网"。所以我今天看到我们会议的这个标题,是"中国文化+网络传播",也就是"中国文化+互联网",突出的是互联网的内容。...
[KEYWORDS] 中国文化; 文化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 主体性; 礼乐教化; 人文精神; 资源财富; 上帝创造; 化成天下; 人文化成
期刊文章
楼宇烈
中国教师
2016
[ABSTRACT] 我跟大家同行,也是一名普通教师,在北京大学任教,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55年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立国之基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比树木要难得多,而且树人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历史.所以,在传统...
[KEYWORDS] 立国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 基础文化; 儒行; 传统文化教育; 儒家思想; 礼记·学记; 《原道》; 解惑者; 肉体生命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世英
中国文艺评论
2016
[ABSTRACT] <正>我首先向今天出席的每一位学者、朋友致以衷心的谢意和敬意。下面,我讲讲我的学术道路。如果说我还有一点学术成就的话,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多年里做出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就字数来讲,这三十多年来我写的文字,大概统计一下,是前三十年的六七倍。就内容来讲,近二三十年...
[KEYWORDS] 学术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 十年; 西方思想文化; 中国士人; 吟诗作赋; 主体性思想; 等级森严; 心在魏阙; 世界文化发展
期刊文章
王颂
中国宗教
2015
[ABSTRACT] 一、谁走出去?"走出去"是时代的召唤,是历史的必然,刻不容缓,但"走出去"的主体应该是谁?有的人认为是佛教文化,有的人认为是作为宗教的佛教。可以说,这二者都具有历史的现实性,理应结合,不可偏废。佛教文化走出去,可以与孔子学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相结合,...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现实操作; 中国佛教; 孔子学院; 固有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欠发达地区; 僧团; 历史机遇; 中国经济
[ABSTRACT] 2015年5月1日至2日,"《文史哲》杂志人文高端论坛之五"在济南南郊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高校的近三十位知名学者与会。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自由主义是西方政治哲学之大宗,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和标志,两者长期以来曾经势如冰火。自由主义者一度认为,儒学不止是专制制度的...
[KEYWORDS] 《文史哲》; 性善; 新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 高端论坛; 西方政治哲学; 新外王; 内圣; 日至; “性善论”
[ABSTRACT] 动画这种新艺术载体形式发展到今天说新也不新了,各种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包装起来的新动画电影使人们感受到了动画的艺术魅力。美国的"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斯尼说:"动画能诠释人类内心所能得到的一切事物",那么能表达人类内心一切所得的动画可否表现含蓄的"中国式情感",能否表现内涵深厚...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动画艺术; 镜头; 元素; 当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 动画电影; 《花木兰》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理论月刊
1987
[ABSTRACT]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说:“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辛亥革命、五
[KEYWORDS] 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文明; 传统思想文化; 西方文化; 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新文化; 人类文化发展; 小农经济基础; 文化类型
Results 1-20 of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