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0 of 10
[ABSTRACT]
[KEYWORDS] 儒藏; 儒家典籍; 儒家思想
[ABSTRACT] 19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与中西文化冲突的日益激烈,一批有志之士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袁世凯称帝及康有为的《致总统总理书》激起了以西方思想为指导的知识分子的强烈抨击。陈独秀连续发表批孔文章,反对假借孔教以实施复辟,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批判的直接对象不...
[KEYWORDS] 陈独秀; 儒家思想; 西方思想; 新文化运动
[ABSTRACT] 1938年,马一浮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约至该校为学生讲论"国学",后集为《泰和会语》。在《楷定国学名义(国学者六艺之学)》中说:"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KEYWORDS] 经典诠释; 《系辞》; 宇宙生成论; 马一浮; 天地万物; “六经”; 儒家思想;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两仪; 周易略例
[ABSTRACT] 一、自我蒙眬觉醒的哲学基础——玄学儒学之变种——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之术,先后统治两汉人的思想达四百余年之久,至魏晋而处于极度衰微的境地,老庄哲学以崭新的形式而复活,是即魏晋玄学。玄学派别不一,其主流是崇"无为",尚"自然",轻"名教&qu...
[KEYWORDS] 精神现象学; 思想文化史; 老庄哲学; 魏晋人; 儒家思想; 南北朝时期; 越名任心; 天地万物; 家尊; 主体性哲学
[ABSTRACT]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全球化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不仅对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而且对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也是一个重大冲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一方面唯物史观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和矛盾仍保持着有效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全球...
[KEYWORDS] 中青年学者; 区域合作; 东亚国家; 文化价值观念; 朱子学; 儒家思想; 国土面积; 人与自然; 朝鲜半岛; 人类社会
[ABSTRACT] 《〈儒藏〉编纂与研究》是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与攻关项目,其中《儒藏》精华编又是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对此项目的要求是“瞄准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认真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
[KEYWORDS] 儒藏; 儒家典籍; 儒家思想; 中国儒学史; 儒学思想; 社会科学规划; 攻关项目; 出版发行; 全文检索; 校勘记
[ABSTRACT] 汤一介先生亲自编定的《汤一介集》,收录其60多年学术生涯的主要专著、论文、随笔、访谈等,2014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共约310余万字,分为十卷:第一卷《哲学家与哲学工作者》,为作者1947年至"文化大革命"前所作已刊及未刊论文汇编;第二卷《郭象与魏晋玄学...
[KEYWORDS] 汤一介; 论文汇编; 道教史; 儒家思想; 哲学工作者; 魏晋玄学; 中国哲学; 内圣外王; 令狐绹; 李商隐
[ABSTRACT]
[KEYWORDS] 儒家伦理; 人权价值; 儒家思想; 儒家民本主义
[ABSTRACT] 一、"万物一体"之"仁"与名教纲常的矛盾两汉以后,魏晋玄学与隋唐佛学先后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了中华儿女蒙眬觉醒的精神面貌,对儒家特别是对董仲舒所改头换面的儒家思想传统——一种湮没自我于纲常名教的思想传统,进行了极大的冲击。儒家传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
[KEYWORDS] 精神现象学; 万物一体; 儒家思想; 王阳明心学; 魏晋玄学; 天地万物; 陆象山; 存天理; 天地之性; 民胞物与
[ABSTRACT]
[KEYWORDS] 家庭伦理; 伦理规范; 孝经; “仁学”; 儒家思想; 三才章; 父慈子孝; 郭店楚简; 三纲; 古代社会
Results 1-10 of 10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