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6 of 6
 |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ABSTRACT] 一、自我蒙眬觉醒的哲学基础——玄学儒学之变种——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之术,先后统治两汉人的思想达四百余年之久,至魏晋而处于极度衰微的境地,老庄哲学以崭新的形式而复活,是即魏晋玄学。玄学派别不一,其主流是崇"无为",尚"自然",轻"名教&qu...
[KEYWORDS] 精神现象学; 思想文化史; 老庄哲学; 魏晋人; 儒家思想; 南北朝时期; 越名任心; 天地万物; 家尊; 主体性哲学
[ABSTRACT] 一、中华传统文化第一次吸收了西方"主体性"思想的新鲜血液从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经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898年的戊戌变法,1900—1901年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1911年的辛亥革...
[KEYWORDS] 船坚炮利; 精神现象学; 反帝爱国运动; 封建专制主义; 中日战争; 革命运动; 主体性思想; 黑格尔哲学; 上清帝第六书; 原道觉世训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ABSTRACT] 一、思想一元化初期"个体性自我"的闪光——贾谊卓尔不群的品格秦皇统一六国,用李斯之言,废私学,学术在官守,先秦百家争鸣的辉煌局面从此基本结束。汉初至武帝以前,先秦百家之学虽尚存余绪(道家、阴阳家其尤著者),然思想一元化之大势已
[KEYWORDS] 精神现象学; 官守; 个体性; 二京赋; 思玄赋; 中民之性; 汉赋; 审美境界; 深察名号; 髑髅赋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世英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ABSTRACT] 一、谈玄与成佛中华思想文化史上,在人的自我尚未从自然整体的湮没和束缚中获得解放和独立的主体性以前,以追求无我之境的方式达到对儒家名教纲常的超越,达到从封建社会
[KEYWORDS] 佛教思想; 精神现象学; 成佛; 唯识宗; 僧肇; 谈玄; 无位真人; 不真空论; 物不迁论; 无漏种子
期刊文章
Fulltext
先刚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ABSTRACT]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面认为"道德"是一个比"伦理"更高级的精神形态,然而在《法哲学原理》里面又把"伦理"放在一个比"道德"更高的阶段。本文分析了黑格尔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以及这两个概念在黑格尔的不同文本中的定...
[KEYWORDS] 道德; 伦理; 自由; 精神现象学; 法哲学
[ABSTRACT] 一、"万物一体"之"仁"与名教纲常的矛盾两汉以后,魏晋玄学与隋唐佛学先后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了中华儿女蒙眬觉醒的精神面貌,对儒家特别是对董仲舒所改头换面的儒家思想传统——一种湮没自我于纲常名教的思想传统,进行了极大的冲击。儒家传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
[KEYWORDS] 精神现象学; 万物一体; 儒家思想; 王阳明心学; 魏晋玄学; 天地万物; 陆象山; 存天理; 天地之性; 民胞物与
Results 1-6 of 6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