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9 of 9
[ABSTRACT] 一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9斯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那种可以称为逻辑和认识论的意识不发达。”金先生说:“这个说法的确很常见,常见到被认为是指中国哲学不合逻辑,中国哲学不以认识为
[KEYWORDS] 金岳霖; 中国哲学; 《哲学研究》; 具体共相; 新理学; 不合逻辑; 不发达; 现代逻辑; 中国味; 魏晋玄学
[ABSTRACT] 去年(1984年)10月4目,我和冯友兰先生由李中华同志陪同进城到305医院看望金岳霖先生。那天金先生病势好转,连说“你们来看我,不容易,不容易!”临别时再三握手。过了几天,企先生出院回寓所休养,不料到19日病势突然转剧,遽尔逝世!这是哲学界一大损失,是非常令人悲痛的! 金岳霖先生是现代中国著...
[KEYWORDS] 金岳霖; 李中华; 中国哲学; 现代中国; 熊十力; 逻辑分析方法; 哲学论文; 中国传统哲学; 叶公超; 古代哲学
[ABSTRACT] 《中国哲学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phy)是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此书出版后,曾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的译本出版。但此书过去无中文译本,现由涂又光...
[KEYWORDS] 中国哲学; 冯友兰先生; 小史; 英文本; 中国传统哲学; 新儒家; 中文译本; 意大利文; 麦克米伦; 中西哲学
[ABSTRACT] 一 金岳霖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哲学研究》1985年第19期发表了他的《中国哲学》一文,也是出于纪念的意思吧。在这篇文章里,金先生提出了中国哲学的四个特点。第
[KEYWORDS] 金岳霖; 中国哲学; 《哲学研究》; 具体共相; 新理学; 现代逻辑; 中国味; 越名教而任自然; 真伪问题; 魏晋玄学
[ABSTRACT] 范畴研究是哲学史研究和唯物辩证法逻辑体系研究的结合点,是一种深层次的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它对于开创哲学史研究的新局面,特别是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科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刊登的是1983年11月西安中国哲学史范畴研究会上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
[KEYWORDS] 中国哲学; 哲学史研究; 范畴研究; 史论结合; 中国古代哲学; 冯友兰先生; 逻辑体系; 范畴体系; 冯先生; 先秦哲学
[ABSTRACT] 今年10月29日是李大钊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李大钊是中国现代哲学的先驱者。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他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第一传人。他自觉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学术研究,是名重当世的学
[KEYWORDS] 中国现代哲学; 学术研究; 人生修养; 郭湛; 中国革命实际; 社会主义道路; 主要创始人; 中国哲学; 马克思学说; 辩证法思想
[ABSTRACT] 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是一场深刻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革命。它的影响远远大于当时的政治、宗教改革,虽然它作用的方式比政治、宗教改革要平和得多。它的产生与发展也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了西方哲学界。从此,哲学低下了高贵的头,科学主义成为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立场。这是哲学的一大变革与进步。中国哲学迄今尚未发生...
[KEYWORDS]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哲学教科书; 近代科学; 普遍必然性; 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 纯粹理性; 批判哲学; 玄学家
[ABSTRACT]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目的是简略...
[KEYWORDS] 中国哲学; 孔子思想; 儒家思想; 十九世纪中叶; tradition; 价值理想; 价值理性; 新理学; 百世可知; 朱子
[ABSTRACT] 为期六天的全国中青年哲学工作者最新成果交流会于8月19日至24日在安徽省屯溪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光明日报理论部、安徽省社科院哲学所和安徽大学等十三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会议得到了全国哲学理论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响应。大会共收到论文一千七百多篇,内容涉及哲学原理、自然...
[KEYWORDS] 哲学工作者; 屯溪市; 哲学理论; 哲学原理; 中国哲学; 安徽大学; 机械决定论; 中西哲学; 哲学系; 哲学中国化
Results 1-9 of 9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