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4 of 4
[ABSTRACT] <正>83.5.11张岱年先生讲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一、本,本根,元二、质用,体用三、本体,实体四、中国哲学中本体观念的特点一、本、本根、元古代哲学中有人认为"体用"二字源于佛教。我认为体用范畴虽与佛教有关,但却是中国固有的。孔子"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可见孔子已讲过"本"的概念。但在孔孟那...
[KEYWORDS] 张岱年; 中国哲学; 本体观念; 本; 本根; 元; 质用; 体用; 本体; 实体; B261; 0101 哲学;0401 教育学;
[ABSTRACT] <正>五、董仲舒天付(副)人数的观点董的思想比较肤浅。董的天有二层意义:一是上帝,一是天空。上帝就是天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他强调天人统一。《黄帝内经·素问》从人身体中的气与外面的气的关系讲治病。唐朝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胜。他讲天与人的关系较深。天可胜过人,人亦可以胜过天。
[KEYWORDS] 张岱年; 中国哲学; 本体观念; 天人合一; B26; 0101 哲学;0401 教育学;
[ABSTRACT] <正>83.5.14张岱年主讲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儒家学说在封建时代是作为统治的思想,现在是作为历史的现象加以研究,但历史和现在总是有联系的。一、孔子的历史地位从战国到清末,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没有第二个人能和他相比。为什么孔子有如此影响呢?一是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体系的思想家。这...
[KEYWORDS] 张岱年; 中国哲学; 先秦儒学; 宋明理学; B2; 0101 哲学;0401 教育学;
[ABSTRACT] <正>83.5.12张岱年先生讲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剖析天人合一有一个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一、春秋时代的天人观念天人这两个名[词]对举在春秋时代即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子产的名言中,把天人对举,“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把天道与人道分开。
[KEYWORDS] 张岱年; 中国哲学; 本体观念; 本; 本根; 元; 质用; 体用; 本体; 实体; B261; 0101 哲学;0401 教育学;
Results 1-4 of 4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