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9 of 9
 |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景海峰
孔子研究
2002
[ABSTRACT] 
[KEYWORDS] 中国哲学; 熊十力; 新唯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中国民族
2003
[ABSTRACT] 人类的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其民族生活的式样。例如我们吃饭用筷子.西方用刀叉:又如,我们的文字是方块字,西方(例如英文、拉丁文)是用字母拼音写成。我们的建筑有许多是大屋顶.西方的建筑有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等等。这些不同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
[KEYWORDS] 民族生活; 用筷子; 非物质形态; 巴洛克式; 非物质遗产; 汉族地区; 中国哲学; 走向世界; 口头创作; 佛教哲学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中国文化
1994
[ABSTRACT] 汤用彤(字锡予)先生生於一八九三年,今年是他诞生的一百周年,为了纪念他在学术和教育上的成就,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版《国故新知——汤用彤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文集》。季羡林先生为此纪念文集写了一篇序,在序中他论到近现代学术大师和前此的学术大师的不同,他说:
[KEYWORDS] 汤用彤先生; 中国佛教史; 印度哲学史; 魏晋玄学; 佛教宗派; 印度佛教; 素位而行; 哀江南; 中国哲学; 隋唐佛教史稿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ABSTRACT]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汤一介《中国文华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是钱穆先生的最后一篇文章,在该文的“前言”中钱先生说:“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虽是我早年屡次讲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观念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归宿处。”又说:“我深信中国...
[KEYWORDS] 钱穆先生; 人类未来; 钱先生; 汤一介; 天人关系; 西洋人; 王阳明; 中说; 中国哲学; 花树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学术月刊
1995
[ABSTRACT] 去年(1994年)冯契同志80岁生日时,我曾给他写过一封信。在信中除了祝贺他的生日外,我特别提到他早年的那篇论文《智慧》(刊于《哲学评论》第10卷第5期,1947年6月),因为我认为他的那篇文章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并且希望能读到他有关这一哲学论题的新作。后来收到他的新作《智慧的探索》,由于各...
[KEYWORDS] 冯契; 哲学论文; 哲学评论; 中国哲学; 哲学系; 一封信; 卷第; 德性之知; 实践唯物主义; 转识成智
[ABSTRACT] 
[KEYWORDS]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中西古今
期刊文章
汤一介; 乐黛云; 胡娟; 沈健; 刘昊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
[ABSTRACT] ○两位都有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经历,请问你们如何看待中国人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呢?◎乐黛云:国外比较关注的是中国的古代文化,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宋明理学等。西方人研究中国的文化,希望了解中国学者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化的,所以对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历
[KEYWORDS] 中国哲学; 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人文学科
[ABSTRACT] 超越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走出中西古今之争,应当说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确实,真正的问题应当是厘清中国哲学究竟往哪里发展,如何发展,其发展规律是什么?其正确的方向与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彼此关联,正有待学界进一步探索。本组笔谈的三位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触及了这一主题,并作出了各自颇具说服力的陈述。
[KEYWORDS] 古今之争;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印度佛教; 现代新儒学; 冯契; 返本开新; 解构主义; 维也纳学派哲学; 冯友兰
期刊文章
Fulltext
汤一介
人民论坛
1998
[ABSTRACT] 人能活到100岁是很少很少的,而我现在已经过70岁了,算起来和北大直接有关系的时间少说也超过了45年,如果加上间接和北大有关系的时间那可以说有60多年了。这就是说,我的大半辈子是属于北大的。我想。说我是“北大人”是绝无问题的。但足,“北大人”是否都对北大作出过贡献,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人的一生可...
[KEYWORDS] 中国哲学; 人能; 一个问题; 重玄; 性学; 道教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 内丹; 佛教禅宗; 梁漱溟
Results 1-9 of 9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