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66
 | 
期刊文章
仰海峰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5
[ABSTRACT] 实践唯物主义讨论形成了近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马克思思想中存在着双重逻辑:即生产逻辑与资本逻辑,资本逻辑对生产逻辑具有统摄作用.实践唯物主义建立在生产逻辑的基础上,以劳动本体论与主体性为其基本特...
[KEYWORDS] 实践唯物主义; 生产逻辑; 资本逻辑; 主体性
期刊文章
楼宇烈
中国文化研究
2017
[ABSTRACT] <正>谈到中国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这是一种做人的学问。即便我们知识再多,不懂做人的道理,也不能说是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有文化的人。"乡贤"就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人,是本土本乡因德行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达之人,而"乡贤文化"就是这一地域历...
[KEYWORDS] 文化主体; 乡贤; 儒家文化; 思想信仰; 文化滋养; 主体性; 知耻; 知者; 克己复礼为仁; 《荀子》
期刊文章
Fulltext
楼宇烈
商业文化
2016
[ABSTRACT] <正>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互联网+",我总觉得这话似乎有点颠倒,应该是"什么什么+互联网"。所以我今天看到我们会议的这个标题,是"中国文化+网络传播",也就是"中国文化+互联网",突出的是互联网的内容。...
[KEYWORDS] 中国文化; 文化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 主体性; 礼乐教化; 人文精神; 资源财富; 上帝创造; 化成天下; 人文化成
期刊文章
丰子义
理论导报
2015
[ABSTRA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理论自觉.其中,特别要处理好价值观建设与文化相对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关系问题.在文化价值问题上不能走向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由来已久,它是伴随文化进化论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的文化研究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文化进化论.这一理论试...
[KEYWORDS] 价值观建设; 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进化论; 文化价值观念; 价值观研究; 思想观念; 主体性; 法制观念; 民族精神; 人文精神
期刊文章
阎国忠
上海文化
2015
[ABSTRACT] 如果说,百年中国现代美学史的每一步都与西方美学的"介入"息息相关,那么,当把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到后现代理论都学习一遍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呢?这个中国语境下的"后现代之后"的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如何走出"美学在中国"的尴尬,创立真正的&qu...
[KEYWORDS] 审美活动; 消费经济; 中国经验; 主体性; 间性; 审美客体; 后现代; 审美关系; 鲍姆加登; 审美对象
期刊文章
楼宇烈
人民教育
2017
[ABSTRACT] <正>我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1960年毕业,是北大第一届五年制学生。毕业至今57年,一直在北大当教师。我始终觉得中国文化对教育是最为重视的。教育的目的可从两个角度来讲,一个对个体,一个对群体和社会。对个人来讲,通过教育让他能够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目的在《礼记》里讲得非常清楚,&...
[KEYWORDS] 文化特征; 生命观; 五年制学生; 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学记》; 传统文化教育; 为己之学; 主体性; 这个世界
[ABSTRACT]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胡塞尔在《第一哲学》中对于笛卡尔哲学的解释和批评。胡塞尔高度肯定了笛卡尔哲学在哲学史中的转折性意义,认为正是笛卡尔使得哲学告别朴素的客观主义,转向一种先验的现代主体性哲学。同时胡塞尔也指出,笛卡尔虽然发现了"我思"或自我意识的绝对领域,却忽视了"我...
[KEYWORDS] 我思; 主体性; 笛卡尔主义; 意向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杨伍栓
高校理论战线
2005
[ABSTRACT] 在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认识论思想.主要内容有: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统一、融合;主体和客体的属性都应从实践意义上界定;主体能动性和历史必然性的关系只有从实践一元论的哲学观上才能正确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应该纳入认识论范畴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KEYWORDS] 实践哲学; 实践一元论; 主体性; 历史必然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永庆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
[KEYWORDS] 偶然性; 价值观; 人学意义; 必然性; 主体性
[ABSTRACT] 在启蒙运动和先锋派艺术的主体性原则中,现代性已经获得了日益明确的时代意识,伴随着这种自我理解的迅速膨胀,现代性对自我确证的需要也日益迫切起来.波德莱尔是审美现代性的源头之一,他从基础性的现代审美经验中提炼出了"现代性"及"现代性的美&amp...
[KEYWORDS] 现代性的自我理解; 现代性的自我确证; 现代性的美; 现代性的分裂; 主体性; 时尚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海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ABSTRACT] 需要是事物因其存在和发展而对某种东西的依赖性.需要是一切事物都具有的普遍属性.就是石头,也具有需要.因为石头的存在依赖于它与其内外环境的平衡:石头的存在需要它与其内外环境的平衡.那么,是否可以说价值就是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的需要的效用?不可以.因为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的需要的效用并不都是价值;一事...
[KEYWORDS] 主体; 主体性; 分辨好坏利害的评价能力; 趋利避害的选择能力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永奇
船山学刊
2008
[ABSTRACT] 王夫之主张将天道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统一起来,而<周易>也正因为能够体现此种理念,得以成为他构建其天道观的理论依据.在论及五行时,他一方面清除了前人以"五行"学说对<周易>的附会,对该学说所表征的世界图式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又根据&a...
[KEYWORDS] 天道; 主体性; 《周易》; 五行
期刊文章
Fulltext
黄楠森
理论前沿
1999
[ABSTRACT] 郭晓君教授等合著的《人学引论》最近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开展人学研究十多年来的又一可喜成果。我国人学研究的开端可以追溯到80年代初那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我国理论界过去没有把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过。那场讨论中有人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
[KEYWORDS] 人学研究; 人学理论; 异化问题; 主体性; 人的发展; 代替论; 人的现代化; 人力开发; 实践作用; 人与文化
期刊文章
Fulltext
陈鼓应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ABSTRACT] 庄子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境界的哲学。他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扩展。在他看来,外在知识的探求只是用来安顿人的内在生命。所以他所着重的“知”,是主体性的知——它必须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上,消入生命的层域中.这种知,和客观性的科学之知无关,用庄子的名词,他所肯定的是“大知”“真知”。所谓“大知”或“真知...
[KEYWORDS] 庄子哲学; 认识系统; 齐物论; 西方哲学; 天地万物; 坐忘; 心斋; 知鱼之乐; 精神自由; 主体性
[ABSTRACT] 元伦理学是现代西方伦理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早在18世纪,休谟就提出了事实和价值之间的区别,这一区分得到了后来大多数哲学家的赞赏。1903年,G·E·摩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中提出“自然主义谬误”理论,批判了将事实与价值等同的自然主义伦理学,标志着元伦理学的正式兴起。因而,对于事实与价值问题的探讨就...
[KEYWORDS] 本体论意义; 元伦理学; 自然主义谬误; 伦理学原理; 自然主义伦理学; 存在主义伦理学; 主要思潮; 主体性; 基督教教义; 绝对自由
期刊文章
Fulltext
黄楠森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ABSTRACT] 张岱年先生以国学大师、卓越的中国哲学史家著称于世,但他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他是哪一门派的哲学家,则鲜为人知,谈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较少。我历来非常尊重张先生的道德与文章,特别是对于他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信
[KEYWORDS] 张岱年; 中国哲学史; 张申府; 主体性; 门派; 创新论; 一流专家; 中青年学者; 复古主义; 客观实在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善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ABSTRACT]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剖析了"上帝创造说",扬弃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创造说",提出"自由自觉活动"的自我创造说,从而出现...
[KEYWORDS] 造物; 否定辩证法; 创造; 主体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李兆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ABSTRACT]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向着存在本身开放的"绽出之生存",以此为依据,他认为以往的人道主义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因而都遗忘了存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也属于一种形而上学,但由于提出了"异化"理论,它比其他哲学都优越.异化...
[KEYWORDS] 人道主义; 存在; 绽出; 异化; 主体性
期刊文章
Fulltext
关群德
江汉论坛
2002
[ABSTRACT] 梅洛-庞蒂认为时间不在客观事物之中,也不在人的意识之中,时间只存在于人和事物的关系之中.时间不是像河流一样从过去向着现在和未来不停地流逝,而是一个意向相互重叠的网络,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交织、嵌连在一起,而这一网络的中心则是身体-主体.梅洛-庞蒂对时间的现象学理解使得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来看待一...
[KEYWORDS] 时间; 主体性; 意向
期刊文章
Fulltext
张永庆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ABSTRACT] 
[KEYWORDS] 偶然性; 价值观; 人学意义; 必然性; 主体性
Results 1-20 of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