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 of 5
[ABSTRACT] 20世纪初,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概念,由此开启了是现代西方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重要转向.马克思的文本中也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世界思想.如果说胡塞尔通过形而上学的先验还原回到了“作为现象”的生活世界,那么马克思则通过创立唯物史观的哲学革命回到了“现实的”社会历史世界.马克思对生活...
[KEYWORDS] 马克思; 生活世界; 形而上学批判; 资本批判; 哲学革命
[ABSTRACT] 在现在留存下来的马克思数量庞大的笔记中,有的内容几乎都来自他人的著述而鲜有马克思本人的表达,不仔细研读和琢磨很难从这些摘录中看出他的真实用意.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文献基本上没有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乃至被完全舍弃了.本文通过对其早期文献《伊壁鸠鲁哲学》中的梳理和解读,说明在内容繁杂、思路...
[KEYWORDS] 马克思; 伊壁鸠鲁; 哲人; 神; 凡人
[ABSTRACT] 亚当,斯密是最早系统阐述劳动分工理论的思想家①,他通过“社会自然秩序”这一线索阐释了分工何以最终促进社会全体的共同繁荣.而斯密作为马克思重要的理论参照系,马克思对他的分工理论的态度也标示着历史唯物主义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分工理论而言,依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对“异化”概念的置换还不...
[KEYWORDS] 斯密; 马克思; 劳动分工; 自然秩序; 资本逻辑
[ABSTRACT] 《柏林笔记》是马克思于1840-1841年间对一系列古代和近代哲学家著作所作的摘录,涉及亚里士多德、莱布尼茨、休谟、斯宾诺莎、罗森克朗茨等人物.由于笔记内容的摘录性质,长期以来鲜有人关注.但笔记的摘录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表征着马克思思想起源期复杂的思想状况.《柏林笔记》包含的思想意义与研究...
[KEYWORDS] 《柏林笔记》; 马克思; 思想起源期; 文献状况; 思想图景
[ABSTRACT] 人的发展是马克思文明观的主题。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马克思对于文明的具体阐释: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是文明内涵的基本规定,文明的历史进程和人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人的发展是评价文明的尺度,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文明追求的目标。马克思文明观强调的价值指向与理想追求,是当代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思想指引。在新发展...
[KEYWORDS] 马克思; 文明观; 人的发展; B038; 0101 哲学;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Results 1-5 of 5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