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54
[ABSTRACT]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邓小平理论; 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南方谈话; 邓小平文选; 核心观念; 思想实质; 历史辩证法; 大胆地试; 世界历史性; 意识形态问题
[ABSTRACT] 人类进入 2 1世纪 ,学者们对 2 1世纪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予了最大关注 ,特别是对如何构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如何处理“中、西、马”三大哲学流的关系 ,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世纪的生长点的问题 ,阐发了众多很有新意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重点问题的综述 ,对 2 1世纪马克...
[KEYWORDS]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全球化
[ABSTRACT] 文明起源不是一次完成的历史事件,而是长达5000年的世界历史过程,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历史时代。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新石器———陶器",构成相互联系的三大技术创新;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前,"铜器———城市——...
[KEYWORDS] 文明起源; 大三段论; 马克思; 摩尔根; 中国特色
[ABSTRACT]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必须追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以下诸篇文章 ,以文化基因为核心概念 ,从不同视角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和世界历史地位 ,并前瞻中华文明在新世纪如何实现现代传承和发展。王东从总体上概括了中华文明万年起源发展史上的五次辉煌 ,并提炼出了中华文明的五大文化基因 ;胡孚琛认为中华文...
[KEYWORDS] 中华文明; 文化基因; 道家文化; 儒家生态伦理; 张光直; 唯物史观; 汉字; 符号学
[ABSTRACT]
[KEYWORDS] 21世纪; 哲学; 黄楠森; 马克思主义哲学
[ABSTRACT]
[KEYWORDS] 文明起源; 农业文明; 新石器; 陶器
[ABSTRACT]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quot;黑格尔论纲&quot;时期,在其中,马克思确立了他实践观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框架,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内篇.稍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quot;费尔...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 实践观
[ABSTRACT] 本文借海外邓小平研究提出的问题 ,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理论来源、世界观、真理观、价值观、历史观等七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理论精髓与实用主义基本精神的异同。作者认为 ,虽然邓小平理论精髓与实用主义有很多共同之处 ,但把邓小平理论等同于实用主义则是错误的
[KEYWORDS] 实事求是; 实用主义; 邓小平理论
[ABSTRACT]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不仅得到高度弘扬,而且经历了现代洗礼,走向了现代创新.这具体表面在以下七个方面:(一)快速反应的高效性;(二)人民监督的民主性;(三)以人为本的人道性;(四)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自强性;(五)现代社会机体的凝聚性;(六)信息传递的公开性;(七)面...
[KEYWORDS] 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 现代创新
[ABSTRACT] 苏联马克思学与西方马克思学是马克思学研究的两种历史形态.二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都存在着诸多局限性.要构建中国马克思学,不仅要学习、借鉴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而且要扬弃、超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
[KEYWORDS] 苏联马克思学; 西方马克思学; 中国马克思学
[ABSTRACT]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破旧”、“立新”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认为,其中“破旧”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立新”的工作,即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工作,在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完成了一些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但总体来看,这项工作还远未完成,存在着...
[KEYWORDS] 哲学体系创新; 时代精神; 现代科技革命; 东西方哲学; 理论内容; 逻辑结构
[ABSTRACT]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观的第三个规定--&quot;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quot;(以下简称&quot;类本质异化&quot;),是应用费尔巴哈的&quot;类本质异化&quot;思...
[KEYWORDS] 类本质; 异化; 费尔巴哈; 马克思
[ABSTRACT] 马克思与卢梭的关系具有二重性:继承渊源关系和创新超越关系.从前者可以看出,卢梭的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是马克思现代世界新型政治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从后者可以看出,马克思根本性地改造和超越了卢梭的政治哲学:一方面,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新唯物论、唯物史观;另一方...
[KEYWORDS] 马克思; 卢梭; 政治哲学; 国家; 民主
[ABSTRACT]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提出六点新见:<手稿>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导致三种观点的是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am...
[KEYWORDS] 解读马克思; 模式;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西解马; 以苏解马; 以马解马
[ABSTRACT] 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重要文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存在着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订稿两个稿本,学术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而这两种观点,都未能恰如其分地认识《提纲》的本真内容,也未能正确判断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关系.以MEGA2中《提纲》德文的两个稿本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
[KEYWORDS]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原始稿; 恩格斯修订稿
[ABSTRACT]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与重大创新,可用两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科学发展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观、和平发展观及党和军队建设创新观。十七大报告的鲜明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地说,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
[KEYWORDS] 十七大报告; 协调发展观; 中国特色; 军队建设;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观; 两岸关系; 新提法; 社会建设发展; 总体布局
[ABSTRACT] 如何看待马克思<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这是一个迄今为止远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两种较为流行的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资本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著作,马克思一生只是一个经济学家,马克思<资本论>谈不上有什么特殊的、重大的哲学意义,大多数西方经济...
[KEYWORDS]
[ABSTRACT] 张岱年的主要学术贡献概括起来说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论这一条红线的指导下 ,在中国哲学史与哲学理论研究、文化走向与民族精神研究、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研究这三个层面上 ,产生了六个大的理论创新 :中国哲学史论 ,中国哲学理论 ,综合创新论 ,民族精神论 ,新道德论 ,新价值论。正是由于这六大...
[KEYWORDS] 张岱年; 哲学创新; 学术贡献; 理论创新
[ABSTRACT] 本文是为促进学术交流,就叶志坚先生的<是&quot;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quot;,还是&quot;人类学笔记&quot;--与王东、刘军先生商榷>(<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一文而作的.叶文对我们之前在<哲学研究>200...
[KEYWORDS] 马克思晚年笔记; 人类学笔记; 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