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5 of 15
[ABSTRACT] 文明起源不是一次完成的历史事件,而是长达5000年的世界历史过程,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历史时代。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三大物质前提奠基期,从距今一万年前开始,"农业———新石器———陶器",构成相互联系的三大技术创新;第二阶段是距今七八千年前,"铜器———城市——...
[KEYWORDS] 文明起源; 大三段论; 马克思; 摩尔根; 中国特色
[ABSTRACT]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quot;黑格尔论纲&quot;时期,在其中,马克思确立了他实践观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框架,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内篇.稍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quot;费尔...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 实践观
[ABSTRACT]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观的第三个规定--&quot;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quot;(以下简称&quot;类本质异化&quot;),是应用费尔巴哈的&quot;类本质异化&quot;思...
[KEYWORDS] 类本质; 异化; 费尔巴哈; 马克思
[ABSTRACT] 马克思与卢梭的关系具有二重性:继承渊源关系和创新超越关系.从前者可以看出,卢梭的哲学,尤其是政治哲学,是马克思现代世界新型政治哲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从后者可以看出,马克思根本性地改造和超越了卢梭的政治哲学:一方面,马克思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新唯物论、唯物史观;另一方...
[KEYWORDS] 马克思; 卢梭; 政治哲学; 国家; 民主
[ABSTRACT] 《资本论》第一手稿(即《1857-1858年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不仅是马克思经济学创新的主要作品之一,也是其哲学创新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它是继马克思19世纪40年代的初步哲学探索之后,其哲学思想发展的又一座高峰,是马克思哲学创新第二阶段(《资本论》创作阶段)的奠基之作,也是其哲学创新第三阶...
[KEYWORDS] 马克思; 《资本论》; 《1857-1858年手稿》; 哲学创新
[ABSTRACT] 面对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应当给出自己的回答.在《资本论》第一手稿创作过程中,马克思在分析1857年世界经济的普遍危机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危机理论的雏形.这一危机理论雏形有六个层面,包括危机的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危机和比例失调的关系、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导致危机的四大矛盾以及作为危机深层次的...
[KEYWORDS] 《资本论》第一手稿; 危机论; 马克思
[ABSTRACT]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首先应实现解读模式的根本突破与重大创新,即要突破&quot;以苏解马&quot;、&quot;以恩解马&quot;、&quot;以黑解马&quot;、&quot;以费解马&quot;和&qu...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观; 实践观; 历史观; 新唯物主义; 辩证法
[ABSTRACT] 关于恩格斯对创立与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前人的研究中,曾经长期流行着两种不加分析、各执一端的看法,它们都缺乏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具体分析。马恩关系具有根本一致性,这是不可否定的基本事实;其基本特点是在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有个性差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文本在历史作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
[KEYWORDS] 恩格斯; 马克思; 马恩关系; 贡献
[ABSTRACT] 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国内外学界曾流行两种观点。一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他们主张将《批判》归入所谓“不成熟著作”之列;二是以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他们认为,《批判》是马克思哲学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这两种观点,要么是过分贬低了《批判》的历史地位,要么是不恰当地拔高...
[KEYWORDS]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马克思; 哲学创新; 唯物史观
[ABSTRACT] 把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为经济学研究为主的三个手稿,并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完全纳入“第三手稿”的长期通行做法,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思想进程。应将其作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甚至是以哲学手稿为主的手稿下篇。论据有六点:①马克思本人《序言》的提示;②《手稿》...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创新; 1844年手稿; 版本结构; 实践观
[ABSTRACT] 民主问题一直是马克思研究的一个重要视阈,它不仅是马克思探讨政治问题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其哲学思想得以表达的辐射点.以往学术界对马克思民主观的研究不够充分,没有将它放人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中应有的重要位置.事实上,马克思的民主思想贯穿于其一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生长点.马克思的民主观有其自身发展...
[KEYWORDS] 马克思; 民主观; 发展轨迹
[ABSTRACT] 马克思的国家观对于探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道具有重大启迪意义,这些启迪是: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对象;积极反思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战略选择;正确确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战略选择;明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正、副主题;探寻发展新型民主、防止官僚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建...
[KEYWORDS] 马克思; 国家观; 政治体制改革; 启迪意义
[ABSTRACT] 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版本结构演化的历史轨迹的梳理,尤其是通过对MEGA2中《手稿》两种编排的分析,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观点,就是认为把马克思的《手稿》分为经济学研究为主的三个手稿,并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完全纳入“第三手稿”的长期...
[KEYWORDS] 马克思; 《手稿》; 版本结构; MEGA2; 实践观
[ABSTRACT]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首先应突破“以苏解马”、“以恩解马”、“以西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采用“以马解马”的新模式,直接依据马克思哲学原创的主要文本,重新解读最能代表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原生形态实质的四部曲,即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哲学一系列重要文本《、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马...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创新; 精神实质; 综合创新; 新唯物主义
[ABSTRACT]
[KEYWORDS] 马克思; 哲学革命; 黑格尔哲学; 哲学手稿
Results 1-15 of 15
- <<
- 1
- >>
Data Facts
Keyword
Publisher
- 2 江汉论坛
- 1 东岳论丛
- 1 中州学刊
- 1 人文杂志
- 1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 教学与研究
- 1 新视野
- 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next >
Indexed Database
ISSN
Language
- 15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