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十七世纪初东北亚文化交流的“三国演义”——以林罗山为例
Authors廖可斌
Affiliation北京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Keywords晚明
汉字文化圈
文化交流
林罗山
Issue Date2012
Citation北京论坛(2012)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
Abstract在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文化地位处于弱势者也不可能一味崇拜强势文化,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坚持自身的主体性。晚明时期,随着中国、日本、朝鲜国际关系的改变,三个文化主体在文化交流中的心态也有所变化。日本学者对中华文化继续保持尊崇,同时急于显示自我以求得到认可;承认朝鲜文化发展水平高于日本,但又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和挑战姿态。韩国学者对中国文化仍然高度尊敬;面对综合国力强于自身的日本,则在文化上保持一定的优越感。当时中国、日本、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呈现出类似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的局面,这种情形在当时日本著名学者林罗山的诗文集中有生动反映。
URI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320909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国语言文学系

Files in This Work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Web of Science®



Checked on Last Week

百度学术™



Checked on Current Time




License: See PKU IR operational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