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线虫毒性快速筛检和评价体系在复杂混合化学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Authors张楠
敬海明
何立伟
李煜
张鹏
齐丽娟
巩政
刘冰冰
鲜波
王旗
马玲
宁钧宇
高珊
李国君
Affiliation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卫生毒理所,北京市食物中毒诊断溯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计算生物所
Keywords秀丽隐杆线虫
化合物
毒性
检测和评价
Issue Date2016
Publisher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
Citation2016(第二届)毒性测试替代方法与转化毒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有害结局路径(AOP)与风险评估培训会议. 2016, 2.
Abstract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简称线虫)因其遗传背景清楚、个体结构简单、生命周期和寿命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线虫在生态毒理学和卫生毒理学研究和应用领域崭露头角。本实验室自2010年开始引入并优化线虫毒性检测方法,与中科院计算生物所合作,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模式生物线虫的毒性快速筛检和评价体系。从存活率、生命周期、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生殖发育水平等多方面评估外源化学物质对线虫的毒性效应。基于该体系,我们利用已有明确大小鼠毒性数据、GHS分类明确的21种化学品进行实验验证,并将其应用于复杂混合化学物的毒性检测工作中,包括工业废水、美洲商陆叶和果、疑似有毒西瓜、疑似有毒雪碧、苦瓠子汁和中毒牛肝菌的线虫急性毒性检测,4种纳米探针和纳米二氧化硅对线虫的毒性研究,铁皮石斛多糖、丹皮酚、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对线虫寿命和耐受性的毒性研究,朱砂、一捻金对线虫幼虫神经发育和生长的毒性研究,以及大气细颗粒物对线虫的毒性研究。我们将部分上述外源复杂化学物的线虫毒性检测结果与大小鼠经口毒性试验和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具有一致性,并且提示
URI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487417
Appears in Collections:待认领

Files in This Work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Web of Science®



Checked on Last Week

百度学术™



Checked on Current Time




License: See PKU IR operational polic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