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55
[ABSTRACT] 自然与艺术不同,但不对立。在表面上完全不同的自然与艺术背后,潜藏着什么相同的东西呢?根据阿多诺(Theodor W.Adorno),自然与艺术之间的潜在共性,在于对"非同一性"(non-identity)的昭示或者保留。~①与艺术和自然共同相对的,是人工制品、文化工业,因为...
[KEYWORDS] 前卫艺术;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美学; 人工制品; 现代主义艺术; 卡尔松; 现代性; stance; 阿多诺; 文化工业
[ABSTRACT] 20世纪的哲学体现了典型的逃离在场的特征,分析哲学以过去掩盖现在,实用主义以未来掩盖现在,结构主义以那里掩盖这里,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则是逃离在场的集大成者。逃离在场使现代专业哲学陷入狭隘的学院主义的困境而失去了自身的活力。要重新恢复哲学的活力,需要倡导重回在场,进而倡导将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实践。
[KEYWORDS] 在场; 专业哲学; 哲学作为生活方式
[ABSTRACT] "虚构的悖论"是20世纪后期引起广泛争论的一个美学问题。围绕这个悖论的解决形成了许多相互竞争的主张,其中有代表性的主张有幻觉主义、事实主义、假装理论和思想理论。本文试图在假装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身心关系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由此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艺术虚构的一个重要目...
[KEYWORDS] 虚构的悖论; 身心关系; 瓦尔顿; 博兰尼
[ABSTRACT] 在分析哲学思潮的影响下 ,美学被极端地狭隘化为对艺术的定义 ,造成美学严重地脱离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当代西方美学家在摆脱这种狭义美学时不约而同地回到鲍姆嘉通对美学的原初定义 ,将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广大的感性生活领域 ,甚至将美学扩大为整个哲学的基础。这种广义美学的发展倾向 ,在中国现代美学中...
[KEYWORDS] 广义美学; 狭义美学; 蔡元培
[ABSTRACT] 20世纪英美美学界盛行的分析美学是以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为源头的.但是,分析美学对维特根斯坦的发展却建立在对他的严重误解上.维特根斯坦美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肯定地或正面说出的思想,一方面是他否定地或隐约暗示的观念.前一方面的核心思想是对艺术批评、艺术语言和艺术概念的分析,后一方面的核心思...
[KEYWORDS] 分析美学; 维特根斯坦; 审美化的伦理生活
[ABSTRACT] 编者按在举办&quot;精神的维度--朝戈、丁方画展&quot;之后,<文艺研究>编辑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美学及文化研究者从各自的学术背景出发,就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发表了许多引申的论述.这正好符合我们举办此次画展的目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承载艺术本身的理想与审...
[KEYWORDS]
[ABSTRACT] 本文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将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看作三种具有不同符号学结构的思维形式。根据后现代的标记性符号学结构,可以合理地推论出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第一种倾向,即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为现实打造审美化的外观。从对现实的审美化的批判中,又可以合理地引导出后现代美学与艺术的第二种倾向,即努力表...
[KEYWORDS] 后现代; 审美化; 在场经验; 多元拼贴
[ABSTRACT]
[KEYWORDS] 美学; 哲学方法论; 转型哲学依据
[ABSTRACT]
[KEYWORDS] 日常生活审美化; 审美对象; 美学理论; 现代美学; 前卫艺术家; 哲学美学; 自然美学; 罗蒂; 环境美学; 美学学科
[ABSTRACT]
[KEYWORDS] 当代美学; 美学理论; 汉普夏尔; 中国美学; 审美化; 艺术批评; 审美经济; 美学领域; 美学问题; 席勒
[ABSTRACT] 在今天这个盛行反基础主义或反本质主义的时代,讨论一个学科的基础或本质似乎显得不合时宜。但美学学科是个例外,因为它似乎没有坚固的基础或本质可供解构。自从18世纪获得独立以来,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甚至学科名称等基本问题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作为这种争论的好的结果,是美学一直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美...
[KEYWORDS] 美学理论; 鲍姆加通; 美学学科; 反基础主义; 美学思考; 现代美学; 艺术经验; 反本质主义; 伊安; 阿多诺
[ABSTRACT] 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著名美学家克里斯特勒(Paul 0.Kristeller)在他的名作《艺术的现代系统:关于美学历史的研究》一文中用史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但克里斯特勒的考察只限于19世纪之前。这容易让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想法:自18世纪现代艺术概念确立以来,艺术就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或者说...
[KEYWORDS] 后现代社会; 艺术概念; 克里斯特; 后现代艺术; 反艺术; 现代系统; 艺术作品; 后现代精神; 什么是艺术; 艺术形式
[ABSTRACT] 实用主义美学是近年西方美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美学思潮.
[KEYWORDS]
[ABSTRACT] 朱光潜美学体系的矛盾,表明在近代以认识论为中心的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大框架里,很难具体解释和描述现实的审美活动和文艺实践。朱光潜从尊重文艺实践的实际出发,汇集一些相互矛盾的理论,事实上是对这种以认识论为中心的美学的突破。尽管朱光潜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没有创立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来克服这些矛盾,...
[KEYWORDS] 朱光潜; 美学体系; 直觉; 联想
[ABSTRACT] 《孟子·梁惠王》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中的牛与羊的区别 ,可以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来思考。在这个故事中 ,齐宣王用“以羊易牛”的策略解决了既不能杀牛又不能废衅钟之礼的两难抉择。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这里的牛羊之别 ,是经验中的有生命的动物牛与语言中的无生命的羊概念之间的区别。齐宣王以羊易牛...
[KEYWORDS] 孟子; 以羊易牛策略; 结构主义符号学; 后现代哲学
[ABSTRACT] 古代哲学与现代哲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前者将哲学作为生活方式来实践,后者将哲学作为话语方式来实践.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形式,我们应该将它们作为生活哲学来对待,但是由于受到现代哲学观念的影响,我们通常将它们作为话语哲学来处理.这种哲学观念上的错位,必然导致我们无法很好地理解诸子哲学.通过...
[KEYWORDS] 诸子哲学; 生活; 话语
[ABSTRACT]
[KEYWORDS] 实践美学; 美学实践; 当代西方美学
[ABSTRACT] 新实用主义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美学思潮,发端于美国,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与此前盛行的分析美学狭隘地关注高雅艺术不同,新实用主义美学将视野扩大到包括流行艺术和日常生活在内的广大的审美经验领域.
[KEYWORDS]
[ABSTRACT] 一 伴随方兴未艾的环境运动,自然审美(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已成为当今人们新的审美时尚.与此相应,环境美学(environmental aesthetics)成为当今美学的热门话题.
[KEYWORDS]
[ABSTRACT] 属于前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与西方后现代美学在符号学结构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它们都强调艺术和审美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因此它们可以结成联盟反对现代美学片面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自律性;但前现代的中国美学与后现代的西方美学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前者强调艺术服从现实原则,后者强调现实服从艺术原则,这种差异...
[KEYWORDS] 前现代; 现代; 后现代; 中国美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
Data Facts
Publisher
- 5 哲学动态
- 5 文艺研究
- 4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3 学术月刊
- 3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3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3 饰
- 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 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 东方艺术
- next >
Indexed Database
ISSN
Content Type
- 54 Journal
- 1 Conference
Language
- 55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