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43
[ABSTRACT] 汉代史家司马迁表述自己的著述宗旨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人之际即是天人关系,亦即自然与人的关系,实为中国古代哲学思考的主题。一般认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两个基本观点。这样说固然也有一定...
[KEYWORDS] 天人之道; 天道; 人道; 中国哲学史
[ABSTRACT] 中国古代哲学以人生理论为重点。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渊深玄奥的本体论(老、庄、《易传》),也有明晰剀切的认识论(名、墨、荀子),但是关于人生的讨论最为丰多。人生哲学包括关于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境界等的探索,亦称伦理学。伦理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别,狭义的伦理学专讲道德
[KEYWORDS] 人生境界; 中国古代哲学; 《易传》; 人生理想; 人生意义; 讲道德; 中国哲学史; 道德原则; 道家学说; 道德修养
[ABSTRACT] 在《论语》中,有两次关于孔子与其弟子讨论崇德辨惑问题的记载。《颜渊》篇载:"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樊迟从游于舞零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
[KEYWORDS] 孔子思想; 崇德; 樊迟; 主忠; 颜渊; 思想情况; 从游; 个人生命; 道德原则; 人格尊严
[ABSTRACT] 近来有的同志提出“官德”问题,这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从严格的意义来说,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应有官民之分。古代社会是等级制的社会,分别上下贵贱,官吏属于统治阶级,与民属于不同等级,故称为官。资产阶级革命否定了等级区分,这是一项进步,但仍保持着阶级差别。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就是废除阶级,当然更不允...
[KEYWORDS] 现代社会主义; 阶级差别; 官德; 古代社会; 道德教化; 为人民服务; 民为贵; 道德修养; 官箴; 以法治国
[ABSTRACT] 如何研究国学张岱年近几年来,人们对于国学的兴趣勃然兴起了。辽宁教育出版社编印《国学丛书》,江西百花出版社编印《国学大师丛书》,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印《国学研究》专刊,《人民日报》还曾专版登载关于国学研究的消息。这些情况,表明在领导方...
[KEYWORDS] 国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辽宁教育出版社; 张岱年; 研究中心; 考据之学; 经世之学;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史; 义理之学
[ABSTRACT]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KEYWORDS] 中国文化; 现今时代; 张岱年; 优秀文化传统; 裁成辅相; 熏陶作用; 天经地纬; 周易大传; 同化力; 济水
[ABSTRACT] 理学亦称道学,是宋元明清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创始于周敦颐、张戴、程顾及程颐。北宋中期,张载讲学于关中,二程讲学于洛阳,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二程早年曾受学于周敦颐,后人追溯程学的来源,于是推崇周敦颐为理学的开创者。周、张、二程都以继承孔盂学说为己任。周敦颐论学云,“圣...
[KEYWORDS] 二程; 穷神知化; 古代儒家; 立心; 伦理学说; 阳儒阴释; 尽性至命; 圣人之道; 北宋中期; 立命
[ABSTRACT] 我担任所长,平时跟同志们很少见面。这次胡伟希同志建议我来跟大家见见面,交换交换意见,我觉得很好。上星期北大有一个认识论讨论班,他们让我讲一个题目叫做“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今天我就大致讲讲这个题目。我想分四个小题目来谈一谈。
[KEYWORDS] 中国哲学史; 方法论问题; 古代思想; 孔子思想; 朱子; 冯先生; 解释学; 封建论; 儒家思想; 文子
[ABSTRACT] 我担任所长,平时跟同志们很少见面。这次胡伟希同志建议我来跟大家见见面,交换交换意见,我觉得很好。上星期北大有一个认识论讨论班,他们让我讲一个题目叫做“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今天我就大致讲讲这个题目。我想分四个小题目来谈一谈。 首先要谈一谈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基本目标或基本要求是什...
[KEYWORDS] 中国哲学史; 方法论问题; 中国哲学思想; 朱子; 冯先生; 考察研究; 封建论; 文子; 冯友兰先生; 古代思想
[ABSTRACT]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主静与主动的论争。这主静与主动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宇宙观上的动静问题,二是人生观上的动静问题。主静思想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老子》十六章)认为人生应该守静,而芸芸的万物亦皆复归于静。...
[KEYWORDS] 王船山; 主静; 中国古典哲学; 虚极; 守静; 尚书引义; 张子正蒙注; 思问录; 道德修养; 天地之心
[ABSTRACT]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
[KEYWORDS] 论老子; 天下母; 中国古代哲学; 子罕; 泰伯; 道生一; 无名之朴; 道论; 吴国; 中国哲学大纲
[ABSTRACT]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
[KEYWORDS] 论老子; 天下母; 天道远; 天地万物; 中国古代哲学; 子罕; 昭公; 宋国; 道生一; 中国哲学大纲
[ABSTRACT]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知识的人把所见所闻或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书。有价值的书是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人民的精神生活中,也存储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
[KEYWORDS] 精神生活; 先秦儒家; 中国哲学大纲; 故常; 己欲立而立人; 中国哲学史; 现代哲学家; 匹夫不可夺志; 批评态度; 王船山
[ABSTRACT]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哲学也是不断发展的。每一时代应有每一时代的哲学思潮。20世纪是中国社会大转变的世纪。
[KEYWORDS] 中国哲学; 理在事中; 哲学思潮; 《易传》; 冯友兰先生; 时代精神; 熊十力; 新唯识论; 金岳霖; 中国传统哲学
[ABSTRACT] 价值表示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就是有价值的.但价值还有一些问题不能仅用满足需要来解释,而且对于需要也有一个评价问题,所以价值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如人类的价值、人格的价值、生命的价值,都不能用满足需要来解释,而可称为内在价值.满足需要的价值可称为功用价值.古今中...
[KEYWORDS] 精神生活; 内在价值; 儒家思想; 义利; 制民之产; 士可杀不可辱; 辨命论; 暖衣; 君臣之义; 刘孝标
[ABSTRACT]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典籍。《周易》为汉、唐、宋、明的文化学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直至今日,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周易》分经传两部分。传说“上下经”是周文王所作,但无确据。今天多数哲学史家都承认《周易》上下经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周易大传》十篇传说是孔子所作,...
[KEYWORDS] 下经; 《易传》; 中国文化史; 孔门弟子; 确定无疑; 西周初年; 思想源泉; 原始反终; 再传弟子; 象数
[ABSTRACT] 优化全民族思维方式的成功探索——评《毛泽东邓小平思维方式比较研究》张岱年(北京大学哲学系100871)尹全忠等同志所著《毛泽东邓小平思维方式比较研究》一书,从时代主题变换的视角,运用系统科学方法,阐述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的形成、特征、建构要素、创...
[KEYWORDS] 民族思维方式; 张岱年; 哲学系; 哲学思维方式; 系统科学方法; 学术范式; 极“左; 现代化建设; 中国改革; 华中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文认为,价值的第一层含义是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除此之外,价值还包含对需要的层次和需要的主体进行评价的问题。从不同需要之间包容与被包客的关系来看,整体的需要高于个人的需要;从人所异子禽兽的特有的需要来看,精神的需要高于物质的需要。人类的价值应该就人类与其他物类的比较而言,自我的价值应该就自...
[KEYWORDS] 物类; 义利; 中国古代哲学; 自古及今; 天地之间; 人能; 先立乎其大; 各抒所见; 贪财好色; 以力服人
[ABSTRACT]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提出“觉”的观念的,是孟子。孟子述伊尹之言云:“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孟子·万章上》)赵岐注:“觉,悟也”。许慎《说文》:“觉,寤也”。寤即从睡梦中醒来之意。所谓“以斯道觉斯民”的“斯道”,...
[KEYWORDS] 斯道; 中国古代哲学; 斯民; 中国哲学史; 赵岐; 后觉; 万章; 先觉者; 主体性; 子述
[ABSTRACT]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北京(当时称为北平)的高等学校中,有两个哲学系在全国最为有名,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一个是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个是清华大学哲学系。但两校的学风不同。北大哲学系比较重视考据,重视哲学史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比较推崇直觉。当时北大哲学系教授张颐讲授黑格尔哲学,被称为黑学专家...
[KEYWORDS] 哲学系; 清华学派; 黑格尔哲学; 汤用彤; 四十年代; 冯友兰先生; 张岱年; 冯先生; 张申府; 金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