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50
 | 
会议论文
王岳川
1997
[ABSTRACT] 在"边缘理论"向中心话语挑战的西方当代思想界,后殖民理论(Post-colonial theory)恐怕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最耀眼的理论景观了。这种反文本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使西方批评界再掀波澜,在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文化研究的思路中,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
[KEYWORDS] 斯皮瓦克; 后殖民理论; 当代思想; 政治理论; 中心话语; 意识形态话语; 文学层面; 批评界; 后殖民主义理论; 权力话语
会议论文
Fulltext
王岳川
1998
[ABSTRACT] 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群落中,人们大多不将亨廷顿作为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加以论列,甚至往往将他看作是与后殖民主义相对立的"文明冲突论"的代表。因为在美国,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非中心的、东方主义的边缘性话语,其反主流文化的倾向和维护第三世界自身利益的倾向十分明显,故而可以称为东方主义...
[KEYWORDS] 冲突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 文化景观; 东方主义; 斯皮瓦克; 话语场; 赛义德; 世界地图; 反主流文化; 中心话语
会议论文
Fulltext
王岳川
1995
[ABSTRACT] 读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著作,总感到是两种生命存在深度的互测和对话。宗白华(1897—1986),首先是一位哲学诗人。他的《流云》小诗中流淌着一种晶莹的生命哲学情调。他是一个人生的解谜者,面解谜者本身又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一个谜,这双重之谜的解答构成了宗白华的诗性魅力。宗白华更是一位"体验&...
[KEYWORDS] 宗白华; 生命哲学; 美学著作; 晋人; 中国近代思想史; 空间意识; 价值理性; 信仰危机; 性魅力; 少年中国
会议论文
Fulltext
王岳川
1993
[ABSTRACT] 文艺作品是一个藉物质手段呈现出来的精神实体。艺术作品本体层次结构,在新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美学和中国的意境美学理论那里有着各各不同的理解。但总体上看,它们都大体上将作品看作包括语言、形象和意蕴三个层次的整体结构。对其加以分析,将直观地展露作品本体构成的奥秘。
[KEYWORDS] 精神实体; 物质手段; 美学理论; 《浮士德》; 美学视野; 本体结构; 妙玉; 深层意蕴; 生命感悟; 人生悲剧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学术月刊
1997
[ABSTRACT] 古人说:“读书之乐,不大惊则不大喜;不大疑则不大快;不大急则不大慰.”这虽是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的见解,但当我读那类深刻而具有感悟穿透性的理论著作时,亦常有此感受,尽管这感受近些年已不易得到.面对中国当代审美文化这一全新的课题,青年学者萧鹰的新著《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出了富...
[KEYWORDS] 三国演义; 毛宗岗; 当代审美文化; 文化景观; 叶兆言; 莫言; 问题剖析; 价值取向; 池莉; 苏童
[ABSTRACT] 进入90年代以来,申伟光的绘画观念和语言有了一种全新的转型。通过这种转型,他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的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并且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实现了新的转换。 90年代中国现代或后现代绘画出现了一种从精神到欲望,从现实到世俗,从批判到顺应的一个“降解”...
[KEYWORDS] 绘画观念; 绘画语言; 后现代; 现代绘画; 线色; 精神灵魂; 艺术语言; 中国艺术家; 具象; 平面化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文艺理论研究
1999
[ABSTRACT] 
[KEYWORDS] 当代文化研究; 激进主义; 保守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文学评论
1999
[ABSTRACT] 90年代的学术思想,在一些关键性范畴和话语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型”。学者们从80年代对历史和传统的审视,进入到对自我和自我时代的审视。话语转型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体现,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原因。面对转型期的各种深层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清理和解决。
[KEYWORDS] 九十年代; 话语转型; 社会变迁; 思想价值; 知识谱系; 文化转型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广东社会科学
1998
[ABSTRACT] 在现代解释学理论中,如果说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利科尔等皆主要是哲学家,而其理论建树主要是哲学解释学或普通解释学的话,那么,美国的文艺理论家赫希可以说是一位文学解释批评家。他以自己的著述对建立文学解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客观解释学理论...
[KEYWORDS] 赫希解释学; 客观解释学; 文艺解释学; 有效性理论; 理论语境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文艺研究
1998
[ABSTRACT] 
[KEYWORDS] 日内瓦学派; 文学批评; 现象学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教学与研究
1999
[ABSTRACT] 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杰姆逊(F.Jameson)的理论尽管不具有福柯、拉康、哈贝马斯那样的原创性,但他很善于整合各种理论之长,使自己的理论既具有西方马克思主义特色,又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痕迹。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经济、政治问题进行了权力和意识...
[KEYWORDS] 后殖民主义; 后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文化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江汉论坛
1999
[ABSTRACT] 
[KEYWORDS] 中国文学; 后现代主义; 文学话语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人文杂志
1999
[ABSTRACT] 
[KEYWORDS] 新历史主义; 蒙特洛斯; 文学理论; 美学价值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天津社会科学
1999
[ABSTRACT] 
[KEYWORDS] 当代文化研究; 知识经济; 文化症候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教学与研究
1998
[ABSTRACT] 
[KEYWORDS] 布迪厄; 社会理论; 文化理论; 场域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文艺研究
1999
[ABSTRACT] 本文从小说、美术、音乐三个方面论述90年代中国先锋艺术的现实处境与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指出 ,90年代中国先锋艺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同时又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力图挣脱这种困境。一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氛围的总体转型 ,先锋艺术的身份变得日益暧昧、日益复杂 ,甚至成为变化迅猛世界的旁观者 ;另一...
[KEYWORDS] 中国先锋艺术; 当代小说; 当代美术; 当代音乐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人文杂志
1998
[ABSTRACT] 
[KEYWORDS] 拉康; 无意识; 语言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天津社会科学
1998
[ABSTRACT] 
[KEYWORDS] 利科尔; 现代现象学; 解释学; 胡塞尔; 文本理论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广东社会科学
1999
[ABSTRACT] 
[KEYWORDS] 新历史主义; 理查,勒翰; 卡瑞利,伯特; 历史研究方法
期刊文章
Fulltext
王岳川
唯实杂志
1998
[ABSTRACT] 
[KEYWORDS] 后现代主义; 文化思潮; 文化语境
Results 1-20 of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