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0 of 26
[ABSTRACT] <正>出席"庆贺孙玉石教授八十华诞暨孙玉石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我们年轻时候,都很熟悉的电影《舞台姐妹》里的一句话:"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这句话也可以作为孙玉石先生一生的概括:"认认真真治学...
[KEYWORDS] 孙玉石; 学术思想; 人生境界
[ABSTRACT] 本文是作者文学史研究的一次尝试,即以<万象>杂志中的师陀的长篇小说为个案,进入文学杂志的版面空间与出版时间,去寻找&quot;杂志中的作品&quot;与杂志出版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背景,以及杂志前后左右的文本的对话关系,从而触摸作家作品文里文外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以及...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田仲济;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
[ABSTRACT] 1935年胡适在香港华侨教育会曾做了一个题为<新文化运动与教育>的演讲,一开头即声明&quot;我对于教育还是一个门外汉,并没有专门的研究.不过,我们讲文学革命,提倡用语体文,这些问题,时常与教育问题发生了关系.也往往我们看到的问题,而在教育专门家反会看不到的&qu...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支克坚; 学术思想; 现代文学
[ABSTRACT] 90年代初我曾有一个写<四十年代大文学史>的计划,所谓&quot;大文学史&quot;是&quot;文化、思想、学术史背景下的文学史&quot;.应该说我是做了十分认真的准备的:看了许多原始资料,也进行了许多思考.
[KEYWORDS]
[ABSTRACT] 十五年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以下简称<丛刊>)出了40期,走过自己的&quot;第一个十年&quot;,它的第一任主编王瑶将其概括为&quot;蹒跚十年&quot;,同时又不无自豪地说道&quot;它反映了这一学科在新时期...
[KEYWORDS]
[ABSTRACT] 本文讨论的是1948年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对《论主观》的批判。这次批判,最引人注目,也最让人费解的,是发动批判运动的,竟然是舒芜、胡风当年声援的党内才子乔冠华、胡绳,以及不同程度上赞同胡风观点的邵荃麟。乔冠华在《论文艺创作与主观》里大批"到处有生活",其实就是他自己在《群众...
[KEYWORDS] 论主观; 胡风; 中国文学史
[ABSTRACT]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唐弢先生诞生九十周年,同时举行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是很有意义的.在我看来,设立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是能够体现唐先生的一个基本精神的:他始终对青年给予极大的关怀和爱护;这可能有鲁迅传统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显示了现代文学的某种特质的.
[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史研究
[ABSTRACT]
[KEYWORDS] 左翼文学; 延安文学; 当代文学; 现代文学; 洪子诚; 小说界革命; 八十一梦; 解放区文学; 中国文学; 自由主义文学
[ABSTRACT] 当志熙在电话里告诉我,河南大学文学院近现当代同人发起,要召开任访秋先生的学术思想研讨会,并讨论"刘增杰、刘思谦先生与河南大学学术传统"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即使不能与会,也要作一个书面发言。因为我隐隐觉得,自己好像和河南近现当代学术界之间,有一种"缘分"...
[KEYWORDS] 任访秋; 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
[ABSTRACT]
[KEYWORDS]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会; 学术研究会
[ABSTRACT] 一"检讨书"的历史形成(1942—1950年)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有"一日三省"的儒家传统;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又时刻处在"今是而昨非"的困惑里,而不断有"自我批判"之举。但这样的出于自我修养或革新的需要的自觉的...
[KEYWORDS] 王瑶; 检讨书; 文学史
[ABSTRACT] 我在80年代末,写完&lt;周作人传&gt;后,即将40年代文学研究作为自己的新的学术研究的方向.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学术研究的现状与今后发展方向的一个判断:80年代,五四文学与30年代文学的研究都是热门,而40年代文学的研究却被相对忽略,是一个亟待开发而又很有发展余地的...
[KEYWORDS]
[ABSTRACT] 这次会议的召开和我有点关系,因此先说几句.这几年一直在与王风一起编&lt;废名集&gt;--主要工作都是他做的,我起一点与各方面协调的作用.从一开始我们就定了一个目标,即要为建立现代文学文献工作的某些原则做一些尝试.后来,我在与解志熙的一次聊天中又说起这事,他也很感兴趣.于是,...
[KEYWORDS]
[ABSTRACT] 将近一个星期,我都在读这三大册书,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满足,我意识到现代文学史的写作似乎到了一个收获的季节。去年,我们刚刚讨论过吴福辉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一年后,我们又来讨论严家炎先生主编的这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我曾说吴著是近年文学史研究中的集大成之作,又有新的开拓;我...
[KEYWORDS] 严家炎; 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研究; 吴福辉; 集大成之作; 文学发展史; 新文学作家; 左翼文学; 文学史观; 文学现代性
[ABSTRACT] 志熙希望我为他的这部新的学术论著<摩登与现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实存分析>写几句话,在我是义不容辞的,因为我们有近二十年的交往,彼此都非常熟悉,有过许多的学术交流,关于他的研究,我是有话可说的.
[KEYWORDS]
[ABSTRACT] 作者在本书后记里提到在确定选题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樊骏先生。李光荣曾做过文研所的访问学者,樊骏先生是他的导师,按说樊骏先生应该是最恰当的序作者,但樊骏先生身体不好,任务就落到我
[KEYWORDS] 老实人; 老实学问; 西南联大文学; 文学社团研究
[ABSTRACT]
[KEYWORDS] 王景山; 鲁迅五书心读; 鲁迅精神
Data Facts
Keyword
Date issued
- 6 2020 - 2022
- 7 2010 - 2019
- 13 2003 - 2009
Indexed Database
ISSN
- 16 1003-0263
Content Type
- 26 Journal
Language
- 26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