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4 of 14
[ABSTRACT] 最近看到不少的媒体报道,国内一些大学或者是研究机构成立了国学院、国学课堂,而且几年以前在社会上很流行儿童读经等等。现在确实举办了包括企业家培训班,都出现了这样的要求。也就是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一些媒体称出现了又一轮新的国学热。我认为,不能说现在才出现这样的国学热,其实1...
[KEYWORDS] 国学热; 文化主体; 中国的传统; 非物质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中国文化发展; 国学季刊; 国故学; 黄土文化
[ABSTRACT]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国际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而且,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也将是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交流的前提是多元文化的并存,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都趋同于一元,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须交流。
[KEYWORDS] 文化交流; 文化主体; 多元文化; 信息技术; 经济全球化; 传统文化教育; 主体性; 全盘西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传统
[ABSTRACT] 一、国学研究须要重新反思"国学"一词是中国近代文化上出现的一个学术名称,而国学研究则是伴随着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历史进程展开的。近代中国的古今中西之争,围绕着如何对待西方及如何对待自身传统的问题,形成了多派别的论争和多元思想倾向。归
[KEYWORDS] 国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类型; 思想倾向; 近代中国; 历史进程;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
[ABSTRACT] <正>伊斯兰教自公元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始终没有中断过。伊斯兰文化从历史上已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国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并存着,共同成长和发展着。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很好的研究。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沉淀样式的变化造成伊斯兰文化与主流文化的隔膜。
[KEYWORDS] 伊斯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特征; religion; 思想精华; 生命观; 天地君亲师; 中国文化; 伊斯兰历; 以心传心
[ABSTRACT] <正>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互联网+",我总觉得这话似乎有点颠倒,应该是"什么什么+互联网"。所以我今天看到我们会议的这个标题,是"中国文化+网络传播",也就是"中国文化+互联网",突出的是互联网的内容。...
[KEYWORDS] 中国文化; 文化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 主体性; 礼乐教化; 人文精神; 资源财富; 上帝创造; 化成天下; 人文化成
[ABSTRACT] 我跟大家同行,也是一名普通教师,在北京大学任教,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整55年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立国之基础,&quot;建国君民,教学为先&quot;.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比树木要难得多,而且树人也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和历史.所以,在传统...
[KEYWORDS] 立国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 基础文化; 儒行; 传统文化教育; 儒家思想; 礼记·学记; 《原道》; 解惑者; 肉体生命
[ABSTRACT] 人文就是不以武力,而以一种文明的办法,以诗、书、礼、乐来教化人民,由此建立起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的文明社会。惟人万物之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从整体上来把握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可以说是它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万物之灵; 乐来; 化成天下; 明分; 礼义; 儒家思想; 拜神教; 天有
[ABSTRACT] 采访者:楼老,请问您是怎样走上中国文化的研究道路的?楼老:应该说这与中学老师的影响有关。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他们的授课对我有很大的感染,从此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产生了兴趣。当然,我也很喜欢数学、
[KEYWORDS] 历史老师; 中学老师; 楼宇烈; 采访者; 文化价值观念; 中国文化; 中国哲学; 佛教思想; 大乘佛教; 中国传统文化
[ABSTRACT] 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结构是儒、释、道三家,三种文化结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以儒治国"到"以佛治心"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干。历史上,中国政府的基本制度、政治制度确实都是按照儒家的治国理念构建的。当然,以儒治国并不是说儒家在养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结合; 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 儒释道; 治国理念; 治心; 中国传统思想; 生命观; 中国文化
[ABSTRACT] 一、国学研究须要重新反思"国学"一词是中国近代文化上出现的一个学术名称,而国学研究则是伴随着古今中西文化之争的历史进程展开的。近代中国的古今中西之争,围绕着如何对待西方及如何对待自身传统的问题,形成了多派别的论争和多元思想倾向。归
[KEYWORDS] 国学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文化;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类型; 思想倾向; 近代中国; 历史进程;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
[ABSTRACT]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中,一向十分重视礼乐的问题。如孔子在讲到为人时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在回答子路问怎样才称得上是一个"成人"(完全之人)时又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
[KEYWORDS] 礼乐论; 成于乐; 乐来; 兴于诗; 儒家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三纲; 发微; 立于礼; 儒家思想
[ABSTRACT] <正>一近年来,对东方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浓厚兴趣,成为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近几百年来,西方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西方文化因而也就在世界上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19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东方...
[KEYWORDS] 东方国家; 东方文化; 热门研究课题; 文化联系; 知人; 盲目推崇; 知者;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论; 法平
[ABSTRACT] “读书与做人”这个题目中有两个词,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做人,中间加了一个“与”字.我想,最好把这个“与”字改成一个等号,即:读书=做人,做人=读书.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如果不落实到自己身上去领会书中的道理,则读书...
[KEYWORDS] 陆陇其; 中国传统文化; 问题复杂化; 为己之学; 不逾矩; 行有余力; 增广贤文; 贯穿古今; 艺术生; 泛爱众
[ABSTRACT] 中医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问题,它还有人文内涵,应该纳入到我们人文的思考领域里面去.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中医在实践层面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抽象理念体现出来,它的理论和实践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用这样一种整体的辩证方式来看待一...
[KEYWORDS] 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生命观; 中国哲学思维
Results 1-14 of 14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