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6 of 6
[ABSTRACT]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说:“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辛亥革命、五
[KEYWORDS] 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文明; 传统思想文化; 西方文化; 世界文化发展; 中国新文化; 人类文化发展; 小农经济基础; 文化类型
[ABSTRACT] 一、16世纪中国的明末发生过一场不同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潮"康德(1724—1804)提出"要敢于运用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口号。美国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在《新全球史》的《启蒙运动》一节中说:&q...
[KEYWORDS] 全球史; 齐格勒; “五四运动”; 本特利; 启蒙思潮; 文化运动; 中国传统文化; 国杰; 后现代社会; 政治体制改革
[ABSTRACT] "国学"的提出实际是从清末开始的。当时我们国势衰败,西学传入。西学是强势文化。正因为有西学的传入,才有"国学"的提法,不然"国学"很难普及。20世纪初期,"国学"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衰落的情况下出现并存在的。20世...
[KEYWORDS] 中国传统文化; 边缘地位; 强势文化; 文化中心; 儒家思想; 民族精神; 全盘西化; 一体化时代; 天下大同; 仁政学说
[ABSTRACT]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和道家是两大主要学派,它们对中国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近年来,学术界对儒家思想的研究较为重视,这是必要的。而道家作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一翼,也不可忽视。若从哲学史的角度来说,其重要性则更为明显。诸如道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结构、...
[KEYWORDS] 儒家思想; 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文化思想; 汤一介; 有无相生; 中国传统文化; 无名之朴; 主要学派; 有生于无; 道常
[ABSTRACT] “儒学能否现代化”和“儒学是否能有第三期发展”应是同一的问题。先秦儒学是儒学的第一期发展;宋明理学是在儒学受到印度佛教冲击以后的儒学的第二期发展,它适应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后期的要求,从而成为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说;那么在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下,儒学可不可能有第三期发展?如果儒学能够有第三...
[KEYWORDS] 儒家思想; 印度佛教; 中国传统哲学; 新理学; 新知言; 冯友兰; 现代化问题; 熊十力; 内圣; 中国传统文化
[ABSTRACT] 本文就儒家思想对当今"和平、发展"问题可有的贡献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人们预期着"新轴心时代"的到来、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希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发挥...
[KEYWORDS]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
Results 1-6 of 6
- <<
- 1
- >>
Data Facts
Publisher
- 1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 名人传记上半月
- 1 哲学研究
- 1 天津社会科学
- 1 理论月刊
Date issued
- 1 2010 - 2012
- 2 2000 - 2009
- 1 1990 - 1999
- 2 1986 - 1989
Indexed Database
Content Type
- 5 Journal
- 1 Conference
Language
- 6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