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3 of 3
[ABSTRACT] 在《红楼梦》叙事中,曹雪芹采取了以水立意的策略,建构了一组"清""浊"的概念。小说通过清浊之喻,来展现男性与女性人物特征的差异。尤其借助贾宝玉的叙事视角,以主观性的表述,凸显了强烈的情感立场。此外,作者还利用极具思辨色彩的"清浊互凝",揭示二者之间的互动和转化,彰显《红楼梦》"好即是了"的主题...
[KEYWORDS] 红楼梦; 清浊; 理学观念; I207.411;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ABSTRACT] 庚辰本第七十四回"入画也黄了脸"一句,现存抄本均同,程甲本和程乙本作"凤姐也黄了脸"。通过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态以及版本异同的分析,可知小说原文应是"入画也黄了脸"。
[KEYWORDS] 入画; 凤姐; 黄了脸; I207.411;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ABSTRACT] <正>我在《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一书中,谈到清代小说批评家张竹坡在评点《金瓶梅》时提出了一个"点睛之笔"的概念。《金瓶梅》创造了一个市井帮闲的典型:应伯爵,这是小说中一个十分活跃的人物。张竹坡认为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着一种很特殊的作用:"点睛"的作用。他说:"伯爵,乃作者...
[KEYWORDS] I207.411;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Results 1-3 of 3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