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 物以化齐 言则不齐——重思《齐物论》的思想方法 |
Other Titles | Unification Through Trans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Due to Speech: A Reflection on the Thinking Method of On the Equality of Things |
Authors | 程乐松 |
Affiliation | 北京大学哲学系 |
Keywords | 齐物论 思想方法 非抽象性 非概念化 开放性 On the Equality of Things(《齐物论》) thinking method non-abstractiveness non-conceptualization openness |
Issue Date | 20-Jul-2020 |
Publisher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Abstract | 在现代哲学中,概念规范与命题逻辑成为哲学论证的前设,结论和秩序的收束性也是哲学论证的基本要求。当代西方的反形上学突破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进入话语分析和切身经验,尝试突破秩序严谨且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建构性。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对照语境中,《齐物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没有概念化的创制与抽象的约化,在概念规范和命题逻辑的限制之外,通过视角的转换与视野的拓展揭示划一秩序和主体智识的有限性,从而保持活跃反思的持续性及对经验的敞开。作为思想方法的《齐物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成为哲学——特别是西方底色的哲学范式——的参照和渊鉴。它揭示了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而不仅是对世界的秩序性建构,反思活动的开放性可以让建构性的秩序保持一种自反的态度与有限性的自觉。 在现代哲学中,概念规范与命题逻辑成为哲学论证的前设,结论和秩序的收束性也是哲学论证的基本要求。当代西方的反形上学突破近代哲学的二元论框架进入话语分析和切身经验,尝试突破秩序严谨且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的建构性。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对照语境中,《齐物论》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没有概念化的创制与抽象的约化,在概念规范和命题逻辑的限制之外,通过视角的转换与视野的拓展揭示划一秩序和主体智识的有限性,从而保持活跃反思的持续性及对经验的敞开。作为思想方法的《齐物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成为哲学——特别是西方底色的哲学范式——的参照和渊鉴。它揭示了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性的活动,而不仅是对世界的秩序性建构,反思活动的开放性可以让建构性的秩序保持一种自反的态度与有限性的自觉。 |
URI | http://hdl.handle.net/20.500.11897/577680 |
ISSN | 1000-5919 |
Indexed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哲学系(宗教学系) |